同样的产品,有些生意可以做得风生水起,有些却平平实实,差别往往是商家有没有触到那个点——那个与众不同的创意点子,而这个点,也不一定是绞尽脑汁想出来,它有时就这样灵光一现,跳了出来。

宜家有一款叫“比利”(Billy)的书架,据报道,它在全世界共有6000万个,平均每100人家中就有一个。这应该不夸张,我家不大,就容下两个。瑞典南部小村庄,每3秒钟就产出一个比利书架。形容它是家具产品中的苹果或三星手机也不为过。由于太普遍,彭博新闻社还根据“比利书架指数”,从书架价格来比较各国的购买力呢!

宜家全球400多家分店,在新加坡,它的知名度,不只卖家具,它的餐厅炸鸡翅膀暂停出售都还是新闻。去年底,长堤彼岸新山的第一家分行开张,人龙绕了几圈,数千人就是想抢先一探究竟。

坎普拉德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从小有生意头脑,5岁就懂得买卖火柴、铅笔赚钱。17岁拿了父亲送的奖励金,开始了可能他当时也没想到、如今全球家喻户晓的宜家。

上周六,远在瑞典的一位91岁老人家过世了。这则新闻不太起眼,但这位老人家却跟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有点关系。

比利书架的神奇

活过了91个年头,坎普拉德的经营之道,或许就藏在他的话里:“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他是宜家创办人坎普拉德。不认识他本人,也逛过他的宜家,买他的家具,在家里挥汗组装过;或者小至桌角防撞的小设计品,可能你家也有三两个。

宜家的最大创意卖点就是把桌子椅子柜子“折起来”卖,省空间、利运输,更重要是,它让我们很轻便地买了就带着走。这个点子早在1956年就出现,当时坎普拉德和员工准备把家具载去拍目录照,由于桌子太占位,员工建议把桌脚拆下才送上车。这一拆,坎普拉德的“脑洞大开了”,家具平板包装的概念就在这一刻成形。几分钟的过程,奠定了未来家具王国的基础。说幸运也还得有一定的嗅觉和远见。

网上一张漫画,模仿宜家家具包装内都会附上的白色组装图,画上待组装的棺木,贴文写着:待棺木组装完成,葬礼就可以进行了……搞怪,却“宜家式”地告别了坎普拉德。

(作者为本报编辑主任)

这些还只是表面的认识,我们甚至还可从一个书架的数据,看看这位91岁的家具巨擘,成就还去到哪里。

几分钟奠定王国基础 

当我们需要一个柜子或简单的桌椅时,很快会想到去宜家走一圈,这是坎普拉德成功之处,他的产品价格、设计、卖场展厅等等,贴近市场口味,多元化得家里缺一个什么,都可以在那里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