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科技转变,特别是人工智能投资顾问(Robo-Advisor,简称智能投顾)的崛起,对财富管理业和理财顾问的影响,林长征认为,科技其实是使用工具,理财顾问和智能投顾未必是“二选一”的对立局面,反之,理财顾问可利用数据分析能力,更灵活地跟随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组合配置。
他感慨地说:“很多理财顾问为赚取更高佣金,推荐许多不必要的投资产品给客户,造成客户投资亏钱。短期内这些理财顾问可能获利,但长远下去却不利于行业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不相信理财顾问,只相信买房地产。”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疲弱,贸易紧张局势居高不下,林长征却认为,动荡局势往往是最佳投资时机。
对他来说,理财顾问面对更大问题,是提升理财投资能力,而不是沦为一名投资产品销售员。
他说:“像香港、台湾等地区都已推出数码银行,可见数码银行趋势会不断扩大。我估计下来五到10年,亚洲区域会有50到100家新数码银行,而银行服务也将整合其他服务。”
所以奕丰的数码银行,将不设最低存款额?
“在数码银行行业里,这是必须的。”林长征肯定地说。
他指出,作为一家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平台公司,奕丰一直以来处理着大笔现金。随着金融行业转变,财富管理和银行服务逐渐整合起来,因此通过进军银行业,奕丰可为可客户提供无缝服务,以及更有效的现金管理设施、存款和贷款等基本银行服务,让公司的商业模式更具吸引力。
奕丰集团成立于2000年,最初以Fundsupermart为名,主要作为面向消费者的基金平台。集团后来在2003年改名为奕丰,并逐渐扩大业务范围至香港、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此外,集团提供服务和投资产品也开始多元化,除了零售投资者,也面向理财顾问公司、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等,提供基金、债券、股票和保险产品等超过9000项投资产品。
他举例说,现有银行会设最低存款额,变相不鼓励用户开设太多户口。反观在数码行业中,业者总是出尽法宝争取用户,甚至出钱鼓励用户开设更多户口。
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包括FSMOne.com、iFAST Central和iGM平台。
林长征认为,奕丰还有强劲增长潜能。去年他宣布,奕丰要在2028年达到1000亿元的AUA。换句话说,他相信公司每年平均可增加100亿元的AUA,年年创新高。
如果奕丰成功取得数码银行执照,林长征透露公司将推出许多创新服务和优惠。
奕丰集团(iFAST)有意申请数码银行执照,进军数码银行领域。奕丰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林长征有信心,这不仅会提高集团效率,还有助于集团行政管理资产规模(Assets under Administration,简称AUA)更迅速达到1000亿元目标。
林长征是电子工程系出身,却对金融投资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当了七年股票投资分析师,之后与好友莫汉明创立奕丰。他指出,奕丰经历数次金融危机,依然能不断茁壮成长,正是因为公司能抓紧机遇,在危机中找到投资机会。
取得数码银行执照,固然有助奕丰扩大业务规模,但就算没取得执照,林长征仍有信心公司的AUA可在下来10年增长超过10倍。
林长征(51岁)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再次重申对数码银行执照的浓厚兴趣,并透露他正和潜在合作伙伴商讨组成财团,率领财团申请执照。
他说:“1000亿元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如果你看看这几年亚洲区域财富管理业的迅速发展,单是新加坡市场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这还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市场。如果再看看美国同业,像嘉信理财公司(Charles Schwab)现在的AUA是3.75万亿美元,显然我们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在林长征看来,奕丰的优势是拥有领先金融科技技能,可提供创新和颠覆传统的投资方案,在数码经济时代有更多机会获益。
他说:“每个时代转变都回带来机会,市场变化越快,就代表机会越多。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市场变化,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奕丰了。”
他指出,传统银行业过去较受保护,非银行业者几乎不可能有机会获得银行执照。然而金融科技的崛起,让非银行业者能透过科技提供各类跨境交易服务。即使监管机构限制银行执照数量,也阻挡不了数码银行的大趋势。
谈到本地银行业状况,特别是银行业似有过度竞争(over-banking)迹象,林长征笑说:“这跟律师行业一样。如果你问律师同行,他们也说新加坡有很多律师了。但如果你问一般人,他们却觉得本地律师太少,缺乏竞争力。”
事实上,该公司早前也曾申请香港金管局的数码银行执照,但未能成功获得。
根据该集团最新业绩,它的AUA今年来增长12.2%至90亿4000万元元,创下集团新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6月宣布,将发出最多五张数码银行执照,申请截止日期为今年底。奕丰集团是最早出来“插旗”的科技公司之一,与Grab、Razer和新电信等公司同时表明有意申请数码银行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