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转亏为盈股东也开心
当然,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包括不在集团掌控范围内的宏观条件。
此外,配合电商业务蓬勃发展,集团也打算增添更多现代化仓库,在清洁卫生、温度控制、自动化系统、楼层高楼等各方面更加讲究。
“现在召开股东大会时,股民开心很多。我们很积极在做事情,他们都看到了。股价在整合后一度涨到6角多,说明市场还是很认可我们的做法。”
顾劲松坦言,2016年他走马上任时船厂还没有卖掉,经营也很困难。
中远海运在东南亚的主要业务包括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在物流领域还算新人。然而,顾劲松相信集团凭着数十年的航运经验占有一定优势,不但客户有交叉,还有整个海运资源的支持和配合。
收购高昇是转型第一步
顾劲松说:“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所以有很大的潜能。我们把集装箱堆场建在内陆工厂区附近,客户就可以直接把货交给我们,由我们通过铁路或内河运送到码头装箱。收购经营堆场公司是最快的,规模一下就上来了,但要有合适的对象。建新的要一个一个建,买地、洽淡、审批、开工等至少要两年,还有业务培养。”
目前高昇的业务集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远海运会用高昇的品牌开拓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市场,把整个物流网络覆盖到东南亚。
他在接受联合《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如今航运发展速度快,存在供应严重过剩问题。因此货运量在增长,运费收入却在下降,许多船公司的经营都出现困难。这几年这个行业有很多整合,合并后具规模效应,可降低单位成本及改善经营情况,在竞争中更有实力。”
中远投资也跟着重组和易名为中远海运。顾劲松随之受委为新加坡为基地的中远海运(东南亚)有限公司的总裁,同时兼担任旗下中远海运的副主席兼总裁。按顾劲松的说法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在研究众多物流公司后,集团选择了有近60年历史的高昇。顾劲松解释道:“过去几年,它在经营等各方面都稳定成长,第三方物流发展稳健。一站式物流中心是全球的一个创新,设在六楼顶层的空中堆场是一项大胆而且成功的尝试,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节约土地。我们也很欣赏高昇的人性化管理文化,注重培养年轻员工和管理层接班人。”
“物流和航运是密切相关的,航运客户和物流客户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高昇有品牌、系统和人才,通过高昇,我们提供给航运客户的业务可延伸到更多上下游,像陆地和第三方的配送及仓储。我们也可为原本高昇的物流客户提供海上服务。”
中远海运的前身中远投资,股价在2007年时曾一度攀上8元高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股价暴跌至1元左右,去年一度处在0.25元低位,目前是0.35元左右。对此,一路相随的股民难免有怨言。
顾劲松也提及,“一带一路”倡议讲求互联互通,物流是首要关键。贸易战也为东南亚制造更多机会,可缓解中国业务在美国航线受到的冲击。
收购高昇控股是中远海运转型的第一个项目。去年11月集团对高昇控股提出每股1.02元的收购献议,今年3月成功以近5亿元完成这项收购。
中远投资于1993年在本地挂牌,是最早在海外上市的两家中国企业之一,另外一家则在美国上市。顾劲松认为这具有象征性意义,不宜轻易除牌。
今年50岁的顾劲松自大学毕业后就加入航运行业,经历数次行业整合重组。
中远海运在东南亚的主要业务包括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在物流领域还算新人。然而,总裁顾劲松相信集团凭着数十年的航运经验占有一定优势,不但客户有交叉,还有整个海运资源的支持和配合。
脱售亏损的船厂业务后,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COSCO SHIPPING International(Singapore)致力转型成为一家综合物流管理服务供应商,第一步是在去年收购本地物流业者高昇控股(Cogent)。
除了第三方物流,集团也积极在东南亚争取开发内陆集装箱堆场的机会。集装箱堆场是用于交接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
把握东南亚基建不足良机
他说:“这个品牌很好,曾经也做得很好。现在各方面条件具备了,我们就一步步去做。本地一些龙筹股的负面事件对我们没有影响,我们做我们的。我们在整个管理各方面都很规范,对新加坡上规则都很熟悉,也懂得维持小股东的利益。”
去年中远海运以超过14亿元人民币(近3亿新元),把所持的中国三家造船厂股权脱售给母公司旗下的相关专业公司。此举不但让集团摆脱亏损,也获得资金重新出发,扩展第三方物流业务。
在本地主板挂牌的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简称中远海运或集团)前称中远投资,母公司中国远洋运输于2016年1月和中国海运合并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他说:“小股东都很关注,也有很多抱怨,毕竟他们跟着公司很多年。母公司负责任,没有说退市或关掉,而是由兄弟公司买回去,把资金给我们,所以今年已转亏为盈了。这些事在很短时间内同步进行,卖出船厂的同时也在找并购对象。
东南亚基础设施不足,具有发展综合供应链服务的潜能。
——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总裁顾劲松
中远海运保留了高昇的原有团队,并运用集团优势和资源发挥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