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或可采用类似的编制手法,以冠病疫情为主题,收集合适的报章新闻与专栏文章,反映全体国人不屈不挠、越战越勇的抗疫精神。这本专辑不仅可成为学生的优良课外读物,也将是学校活生生的国民教育教材。

报章资料丰富,一些新闻和专栏文章也是合适的教材。如果情况允许,可依据内容设计问题,供学生练习。不过,材料必须剪裁,生僻的词语也要替换,以求符合学生的程度。

2019年,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与名创教育出版集团出版了《爱上读报》第一册和第二册,设计美观,图文并茂。编者以“看新闻,学语文”为号召,遴选适量篇章,关键词语用中英文解释,还列了几道问题激发思考。这两本书据说颇受中学生欢迎。

读报益处很多,既有助于了解时事,增加知识,也能扩展词汇量,提高语文水平。

《联合早报·街访街坊》这个栏目的文章,内容多数是介绍好人好事,充满正能量,文字也极畅达,相当适合当教材。但是,这类文章在正文前通常有一小段说明,引导读者掌握内容概要。假如用作理解问答的篇章,这段导读文字最好删除,否则如同直接告诉学生内容重点,设题会受限制,也失去考查的意义。

当今中小学华文科考试,很多项目如作文、阅读理解和“观看录像与会话”等,都和报章新闻紧密挂钩。学生不常读报,肯定会吃亏。因此,学校极力提倡读报活动,不少学生也积极配合,并且养成了习惯。

因为疫情,政府宣布今年的国庆庆典将别开生面,首次以电视直播录影棚内节目的形式进行,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家庭都会获赠国庆礼包。新闻见报后,有读者随即投函《联合早报·交流站》,表示不想接受礼包,有读者则持相反意见,理由都很充分,具有说服力。像这样的话题可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表看法,再写成短文或专题报告,以训练口语和写作能力。

冠病疫情自暴发以来,报章每天大幅度报道,一些和疫情有关的词语或短语不时出现,如堂食、解封、新常态、宅在家、病毒阻断措施、消毒涂层等等。这些词语或短语学生可能不太明白,倘若当作教材,须要详细解释。

为了吸引读者,这类文章标题颇具创意,但有时弄巧反拙。例如有篇文章赞美某著名餐馆老板,在疫情肆虐期间依然不改回馈社会的初衷,以低价售卖食物给弱势群体,标题是“回馈社会 疫无反顾”。作者只为突出疫情,把成语“义无反顾”改了,但改得不自然,语义也欠明确。因此,文章或可采用,标题则应舍弃。

日前查看小孙女的华文作业,发现一个题目,问的是怎样保护老年人免受冠状病毒传染,可见学校已经根据疫情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