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永久创所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
而当时远在南洋的华侨华人子弟,也受到五四运动的感召,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检视本身的文化思想、文学形式,造就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当地华人文学的影响,都是极具意义且值得、也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五四远远超越学生运动。中国举国上下,文人、市民等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其中,在社会、思想、教育、文艺、政治等方面掀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
如今新加坡成长为一个成功的独立国家,经济富强,也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特别是近年来政府正提倡双语教育、双文化教育,实实在在体现出政府对国人的教育、文化现况的反思和再出发。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毋庸置疑。如今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再造辉煌,也反映了华人文化当中某种积极的因子。
新加坡对双语双文化教育的坚持,值得鼓励、应当坚持。特别是五四精神所倡导的爱国精神,以及对思想、教育、文化、政治等各领域的重新反思和阐发,均应赋以新时代的新意义,以为借鉴,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的国情背景之下,注入更多新元素,丰富新加坡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内涵。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姿态参加巴黎和会,岂料列强非但没有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归还,反而转让予日本,而当政的北洋政府并未捍卫国家利益,引起中国人极度不满,愤而上街游行示威,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开始时为学生示威,后规模不断扩大,学界工商界纷纷以罢课罢工支持,北洋政府不得不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深层影响,除爱国热情,更是标志着五四精神,特别是鼓吹“赛先生”(科学,Science)、“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各领域吹起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潮运动,也在科学领域上推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对于中国的高等学府、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与今天中国大学在国际上、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