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星期四)晚上7时30分开幕场后,导演杨修华和“娜娜”陈雯诗将出席本地导演陈敬音主持的映后交流会。
蔡欣盈:有人看着我,我还是我?
钟雁龄:让组屋区现艺术感
《默》里的他们,一个个破了所谓“偷窥”的原则——偷看别人的人,看得越来越公然;被看的人,明知被盯着也挺悠然自得。被监视的人生,某方面像极牢笼生活,吊诡的是,亦有让人安心的一面。
我觉得电影把偷窥拍得“浪漫”——不是冒粉红泡泡的那种,而是借由偷窥聚焦家庭、夫妻、母子和父女等关系,在看见、被看见、不想看见、渴望被看见、害怕被看见的视角中,揭示人心人性,直逼每一个人正视自己。电影表面平静平淡,却通过人心的暗涌和细致入微的情绪,把情感拉高拉满,有别于一般把偷窥拍成病态和犯罪的机械式操作。此片前半部以时间跳跃的剪辑叙事,看片时务必专心也需要耐心。
看电影之前,心里先打个底做了准备,调到剧情艺术片的观影节奏和频率;我倒想看看,这首部入围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金狮奖的新加坡影片,如何将我成长、生活、熟悉的“HDB”变成得奖艺术片地标。我会不会看到李康生、巫建和、陈雪甄和林幻梦露操着台湾腔,在勿洛组屋区走荡,然后觉得格格不入秒出戏?
监控与偷窥都是在看别人,但前者可谓执法行动,后者则属违法行为而且被看的人不知道自己被看。本来分明的黑白,因为网络社媒是日常,线上直播成常态,而让偷窥与监控的界限变得模糊。随之而来的一个灰色问题是:被看的人是否愿意被看?
华语对白,附英文字幕。
我这个观众明明有“上帝视角”,照理应该看得最清,却依然雾里看花。我看他们,他们看他们,所谓观察,可能只是自己的情感投射和猜测。但总觉得,无论是“年轻爸爸”巫建和、“年轻妈妈”林幻梦露,或幻想着第二人生的“婆婆”陈雪甄,对他们来说,有人偷窥着,仿佛日日消逝的自我还有人守着。“起码有人知道”这六个字形成一种力量,有人知道我怎么过,所以,我还是我。
我很惊讶并没有。
默视录 Stranger Eyes(NC16) 娱乐性★★☆/艺术性★★★☆
片名《默视录》颇有意思,看完电影发现它语义双关,隐藏“默示”和“漠视”的意境。
导演杨修华在一个访问中提到,新加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监控国家”。他认为,在这里生活摆脱不了监控摄像镜头,它无处不在,有时甚至让人忘记它的存在。
陈秋雁:把偷窥拍得“浪漫”
全片节奏确实慢,女孩失踪事件不是主轴,各个人物的行为思绪需要脑补。所幸我调对看戏频率,不会觉得不耐烦。最喜欢女主角在超市里的小步舞曲,感受到法国片的调调。一群台湾演员在熟悉的新加坡场景演戏,意外地没有违和感。
李康生演偷窥不是第一次,他早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发挥偷窥本色,而且他充满电影戏剧语言的肢体及眼神,诠释起偷窥角色,绰绰有余,仿佛本色演出。杨修华自2018年《幻土》后,执导手法大跃进,越发纯熟。他和另一位本地新导演曾威量,同样在利用镜头打造电影语言方面,展现天分。杨修华通过悬疑故事和人物关系,为狮城日常一角打造出魅惑的平行宇宙,第一次看到组屋区除了梁志强的草根刻画,也能呈现一种意识流的电影艺术美感,登得上国际影展之堂,为本地观众打造玩味的观影视角。
故事:小女孩在游乐场失踪后,她的爸爸(巫建和饰)、妈妈(林幻梦露饰)和婆婆(陈雪甄饰)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一家人绝望地找女孩,直到收到私密偷拍光碟,案情出现一线曙光,却发现有人在监视这个家。一家人不得不在门口装上监控反制窥探者,却让自己的生活暴露得更加赤裸。随着偷拍者的身份曝光,这个家庭的成员终将迎来真相。
看《默视录》的时候,想起许多年前读的台湾暗黑系小说《楼下的房客》。故事里的房东在每间房里装了隐藏摄影机,以偷窥房客为消遣,原则是,就算看到有人被凌迟而死,也不能阻止,不可影响任何人的行为意念,要对得起“偷窥”里的“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