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体化(英语化)的社会,以先进西方国家作为治理模式。
两相比较,两个愿景虽各有千秋,但后者更适合多元化的新加坡国情。宪法152条款对弱势族群语言和文化的维护和保障,已经是一锤定音,是各族群扎根社区的文化定位。特选学校的创设,就是族群文化定位的历史产物,跟华人特权,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如果为了一体化的立国愿景而加以去除,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论争了。
语文的单语化,虽不是新加坡独立建国的初衷,也不是建国的终极目标,却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彻底改变,而走向完全西化的道路。如何维持华语华文和华族文化传承,成为华社族群所关心的焦点。
平心而论,要塑造新国族,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历程。有关族群必须翻过许多难以逾越的高山,如对彼此的宗教信仰、宗亲伦理、风俗习惯等,能互相包容、谅解和尊敬。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后,才有可能实现异族混合为一的目标。所以,塑造新国族,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通过人为的立法,强制推行。
二战后,华文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十分蓬勃。1955年,南洋大学的创办,把新马华文教育推向了历史的巅峰。1980年,随着新加坡教育体制的改革,南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并,传统华文教育的局面就此改变。
通过各族群的共通语——英语,汲取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文明治国理念,打造一个最先进开明的社会。
最近,由于“华人特权”问题而引起国人的热烈争论,想不到特选学校的设立,竟然成为抨击华人特权的主要论据。国人如果完全不了解特选学校设立的历史渊源和背景,以及创设特选学校的宗旨和目的,就会轻信这种言论的正当性。
他也曾在2009年的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说,随着越来越多家庭讲英语,要学好华语就成了大问题。所以,今天的讲华语运动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并不是华语与方言的抗争,而是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的趋势。族群文化和价值观问题,是当年华社族群所关心的问题。特选学校的设立,于是成了教育体制改革后的迫切性议题。
这个看似美丽的立国愿景,却有两个严重的瑕疵。一是历史上没有可以仿效的成功先例。目前世界上虽然有号称为大熔炉的国家,却始终无法成功塑造新国族。二是族群文化的空洞化。以西方先进国家为样本的治国理念,由于缺乏族群文化的底蕴,社会文化俨然趋于空洞化。
回顾历史,200年来,为了提供华社族群足够的教育机会,以维系华族社群的文化传承,华社和宗乡团体以及许许多多富商巨贾,都一直热心慷慨,出资出力建设华校,供华族子弟就读。所以,华校一向是华人子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华族的宝贵文教遗产。
1964年和1969年,新加坡发生两次种族暴乱事件,造成严重死伤,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暴乱发生的原因,跟新马政治的发展和两地政府执政理念的巨大落差,有着明显的关系。马来西亚一些报章以及一些马来极端政客,在新加坡独立建国前后散播不实的言论,说“新加坡马来人将被杀光”,大力煽动新加坡马来人“为宗教,种族和乡土而展开斗争”,所以导致种族暴乱一而再地发生。
特选学校之所以成为攻击华人特权的靶子,虽然有在鸡蛋里挑骨头之嫌,但也折射出两条立国愿景路线之争所引起的硝烟。
显然,这个立国愿景有不少优点,所以引起不少英文教育出身学者的共鸣。譬如,很多错综复杂的种族问题,以及族群文化的传承问题,因一体化(英语化)而变得容易厘清和简化。从专业和行政的层面,一体化省却了多语文翻译的繁琐程序,因而取得更高的成效。人民的思想意识容易融汇贯通,社会民众也会趋于团结一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特选学校之所以被污名化,说成是华人特权的产物,追根究底,并不是因为在宪法和文化定位上出现什么问题,而是由于特选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相对地比印裔、巫裔学生来得更为显著,因而招致不能一视同仁的观感印象。
公平对待所有族群,严格遵守“不分种族、言语、宗教”的国家信约,建设一个和谐、团结和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
200多年来,美国一直自以为是不同种族的大熔炉,并努力不懈想塑造一个不分种族肤色的新国族。到现在,美国社会仍然黑白分明,对种族歧视的程度还争论不休。新马地区的娘惹和峇峇,是华巫异族通婚的混种,由于人数不多,仍不足以构成新国族,取代固有的族群。
一、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大熔炉,全民只用一种语言。
另一个立国愿景,就是已经实施了近60年的多元化愿景了。这个立国愿景,主要建筑在“多元化”的金色架构上:
二、各个族群融合为一,塑造一个不分种族和肤色的新国族。
保留各族群历久不衰的文化传承,并积极发扬各族群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和宗亲伦理观念,维持多元化的社会特质。
文化定位的历史渊源
当时新加坡政府,为了安抚民心,一而再地保证,少数族群的文化和权益,绝不会受到歧视,并且会有宪法上的保障。宪法152条款,就是最好的说明。独立后,新加坡实施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既定政策,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标榜了新加坡族群文化定位的历史意义。
两条愿景路线之争
1979年,九所华校被教育部选为第一批特选学校(Special Assistance Plan School,简称SAP School),提供双语并重课程,英/华同列为第一语文。1989年,10所小学加入特选学校行列。南华和南侨则分别于2000年和2012年成为特选中学。
2009年和2010年,著名媒体人杨澜,跟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进行了两次深入访谈。其中有关新加坡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问题,李光耀指出:华族社群必须“加强基本的儒家思想观念”,尤其是“五伦”,即“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要如何相处。
从2004年到2016年,六所特选学校开设了双文化课程。最近几年,教育部在中小学推广华文语特课程,从更深广的文化语言层面进行华文的学习。到今天,特选学校已经跨过了40个年头。
作者是教育部华文专科前视学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组前主任
新加坡70年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传统华文教育来说,可说翻天覆地。当时几乎所有华校,都改用英文作为各科的教学媒介。许多政界领袖和政府领导层,尤其是有华文教育背景的政治人物,都意识到华人一旦失去了华文华语,对中华历史以及文化的认同,后果会很严重。
其实,教育部也开设了巫语、淡米尔语的特选课程。由于选修的学生人数不多,只好集中在某几所中小学上课。这些课程的开办宗旨,就是培养少数族群文化传承的精英,加强少数族群对母族文化的认知水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政局风起云涌,政党政治汹涌澎湃。为了平息和缓和种族意识的狂热高涨,当时人民行动党元老拉耶惹南,提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建国愿景,作为平息种族纷争的理想途径。这个立国愿景,有以下几个特点:
通过母族语文教学,加强族群的母族文化认知水平,以提高族群子弟的文化自信,而不至于沦为不中不西的“香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