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和新加坡国情不同,语境也不一样,但仍能印证一点:家长的态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可从一位本地研究员所追踪的几个在家自学的本地家庭,以及他们的家庭用语习惯,窥见一斑。研究对象当中的一对夫妇,发现年幼的孩子越来越讨厌华语,当华文老师用华文名称呼他时,会莫名地生气,甚至动手打老师。父母觉得事态严重,因为这已不纯粹是喜不喜欢华语的问题。于是他们决定让孩子在家自学,并严格规定一周下来,哪几天只讲华语,哪几天讲英语,毫不妥协。虽然这过程中有许多语码夹杂的情况,却不动摇父母坚持在家中使用双语的决心。渐渐地,孩子也能以华语和父母沟通。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做过美容的人,都很享受美容过程后半部分的脸部按摩和敷面膜步骤。但在此之前,一定得先经过挤黑头、去角质的疼痛步骤,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美容效果。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健儿,哪一个不是起早摸黑训练、严格控制饮食与睡眠的?即便是天才型运动员,也不可能不苦练而能有一番作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远远无法被其他人取代。有志之父母者,双语之事竟成。越多父母有同样见识和努力,众志成城,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包容和提倡双语的风气。
当年那种教学法,今天当然已经淘汰。然而,当我们提倡各种快乐学习的教育时,不等于认同学生的心智状态必须总是轻轻松松,无须付出太大努力,就期望能轻易获取知识与技能。相反,要学习效果更持久、更深刻,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时,应该根据“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的原则,给学生增加一些挑战。
本文开头提到的美国双语学习实证研究当中,研究员想要了解,家长对使用多语的价值的认同,是否和他们与孩子使用母语沟通的意愿,有直接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家长越是认为使用多语有价值,而且自己也能使用母语,就越是愿意跟孩子以母语沟通;相反,家长如果不认为使用多语有价值,只想快速融入美国英语主流社会,就不太愿意以母语跟孩子沟通。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主办的“2022国际教育研讨会”刚刚落下帷幕。相信参与研讨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关注教育课题的人士,都大有收获。有海外专家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分享美国双语学习的实证研究。学习双语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加强是有助益的。专家从核磁共振扫描(MRI)中,发现单语使用者的大脑一侧比较活跃。相比之下,双语使用者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网络都活跃。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时,但凡须要多下苦功才能完成的任务(effortful learning),都须要多动脑筋。脑筋动得多,记忆、推理和抽象思维等能力,都能更好地发展。
在很多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经历中,我们都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然而,为什么来到母语教育讨论时,却总叫母语学习太沉重,总是呼吁教育部让母语学习轻松再轻松、快乐再快乐,让学生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接触母语?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向观众介绍了一些小学课本的内容。平心而论,那些课文看起来都相当有趣,跟得上时代,也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课本里的学习活动多姿多彩,有游戏、听说剧场等等。看得出母语处的研究与策划小组一定费了不少心思。
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培训,经常强调“玩中学”(learn through play)和“游戏化教学”(gamification)。这些教学法当然有效,我唯一遗憾是相逢恨晚。当学生那些年,教师一般都采用“教诲式教学法”(didactic teaching),简言之,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有一位历史教师更是每一堂课都照着课本一字不漏地念。一整年下来,同学们最熟悉的历史人物,大概就是周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