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分化和偏见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偏见甚至是家长传给子女的,他们从小接触,形成的刻板印象难以磨灭。
最近教育部宣布一些制度上的改革,包括废除一些考试,让校方能够腾出更多时间来全面栽培学生。学校可以考虑让教师多跟学生讨论阶级分化的偏见和问题。
针对阶级分化的对话,也许会因为有分歧而让大家感到不舒服。学生也可能问起一些尴尬、有挑战性和试探性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因为问题不容易处理,而忽视它或逃避现实。若要处理阶级分化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步骤。我们的教育制度和唯才是用制度是良好的国策,但也必须承认当中存在问题,必须改革;若否认问题的存在,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学生对社会事务的认识、价值观等都尚未成型,所以容易在学习阶段接受新的看法和观点,学校是最适合教导他们放弃这种阶级偏见的场所。
正如蔡美芬所建议的,应当教导学生承认不平等确实存在的事实,但也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平等,要乐于助人,要给不同阶级的国民同胞一样的尊重。就如种族课题方面的偏见,要摈弃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确实不易,所以重点应该是如何管理和应对这些分化,不必纠结于如何把问题解决掉。
在节目里,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关于教育的部分,几个学生围坐一圈,跟通讯及新闻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讨论热门话题。学生所分享的看法,虽然坦率,但也令人担忧,因为他们的谈话显示他们对不同社会阶级的人拥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在学生头上。虽然家长在塑造子女心态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针对阶级分化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最近亚洲新闻台的节目《不分阶级》(Regardless of class)和10月7日《星期日时报》专栏作者蔡美芬的文章《解决阶级鸿沟:我们人民也很重要》,再次提醒我们阶级分化的问题。
坦白说,学校这些年来在种族和谐与国民团结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可是现在更要紧的问题是阶级分化。若这个情况持续恶化,会破坏我们社会的凝聚力。正如电视节目里也提到,阶级分化和国民团结有直接的关系,政府对此应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