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让你有欲望,而是让你剔除不正当的欲望。
“儒品”课程分学生和公众两组,一共八次,都在星期天;价格非常亲民,一节课只要10元,与先贤神交,付出的不过是一顿简餐钱,实在是物超所值。
罗晨曦为大家解疑:“天理”,是上天赋予而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道理;“人欲”,是指人不正当的欲望。
老年的朱熹写书教学从不懈怠,朋友劝他多休息,他却说“吃饱了饭,不做事,没道理”,甚至去世前一天还在为学生分析书本。王阳明更是因为操劳过度,57岁便去世了。他的学生询问遗言,他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以新加坡现有的华文程度,听众要了解这两位大师会有些吃力,但授课导师罗晨曦并没有大谈心法,而是从两位大师的童年和晚年说起,一下子拉近了大师与听众的距离。
罗晨曦授课不仅亲切风趣,深入浅出,还和大家频频互动,让大家结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展开讨论。笔者观察,听众中不仅有白发苍苍的儒学爱好者,也不乏20出头的年轻人,看来儒家学说后继有人。
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精髓之所在,也是因为这句话,屡被一知半解的人所诟病:告子说“食色,性也”,灭人欲,是让大家都当尼姑和尚么?那太委屈人性了。
朱熹八岁时候读《孝经》,读罢觉得很有道理,挥笔写道:“如果不这样做,就不是人!”朱熹尚是小孩便能是非分明,立志做个遵循孝道的人,这与他父母教育他读好的书分不开。
据《联合早报》报道,南洋孔教会去年10月开设了“孔子大学堂”,正在讲授“儒品”课程,其内容类似于《儒家伦理》。作为一名儒家学说的爱好者,笔者日前到孔子大学堂一探究竟。
这节课的题目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朱熹与王阳明”。据笔者所知,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开创了“程朱理学”体系,就是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订成《四书》的;王阳明是明朝心学大家,师承朱熹但又有所发展,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童年的王阳明也毫不逊色,11岁时,他问老师:“怎样才算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说“考中状元,名扬天下”,他却说“我看还不算,应该是做圣贤”。用现在话是这样讲:王阳明问:“什么是最好的志向?”老师说:“考上名校,拿奖学金。”他却说:“我看还不是,应该是做个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看,小小年纪便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把成为圣贤作为自己的理想。
上世纪80年代,经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倡导,《儒家伦理》引进中学课本,获得当时一大批华校生的欢迎。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退出了中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