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也给了我一个目标。跑完21公里过后,隔天我的腿和膝盖竟然没有酸痛,这是因为之前我已经付上“痛苦”的代价。我练习的时候已经跑到18公里了,练跑时,膝盖和肌肉感到酸痛,需要时间康复,但有了每个星期累积的经验,半马当天反而比较不辛苦。
除了半马,我这一两年也完成了其他小任务。去年尝试21天不喝咖啡,前年参加10天静坐课程,这些都是我一直想要挑战的事,进行之前会感到胆怯,但结束后会庆幸自己完成了。
那是因为我受到电台同事,晚班DJ庆鸿的影响。他经常跑步,后来参加半马、全马,分享跑步心得,让我有所启发。也许我也可以试试看?于是我决定跟他一起练习跑步,只要跟着有经验的人的步伐,循序渐进,就能够一步一步往21公里迈进。
想挑战42公里全马
如果你跟18岁的我说,我以后会完成半马21公里,我不会相信。但完成我人生的第一个半马,我开始慢慢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跑马拉松。完了,我现在竟然萌起挑战42公里全马的念头。
有些电脑游戏让你控制主角打怪升级。你必须完成故事主线的任务,但偶尔会出现“side quests”(支线任务或非主线任务),让玩家可以选择完成另一些任务。如果生活是一场游戏,看到每年那么多人报名各式各样的长跑项目,长跑也算是很多人想要解锁的非主线任务。
“花钱受苦”挑战自己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时候,我们生活主线的挑战就已经不简单了。但如果你生活上有些空间,正考虑进行一些小任务,你会想要完成什么事项呢?
这些任务的难度须要调整到适合自己的程度。如果我一开始就挑战跑100公里或100天不喝咖啡,我很快就会放弃。这些任务必须让你感到稍微有点不舒服,但又不会觉得难如登天;解锁其中一关,可以考虑闯下一关,或不要也可以,视自己有没有兴趣。
现在的我对全马感到有点害怕又有点期待,就像当初报名参加半马一样。有篇文章标题写着:“新加坡人纷纷花99新元参加马拉松。为什么?”,点出了我们为什么“花钱受苦”,主动“为难”自己。我们似乎都在找些什么东西来自我挑战。
跑步不是我的强项。当兵时,队友都跑得比我快,很多都去参加陆军半程马拉松赛跑,我没有加入,心想这辈子应该不太可能去跑马拉松。但是多年后,就如那张梗图所预言,我竟然报名参加21公里半程马拉松。
有个梗图这么写着:“到了这个年纪,身边的人不是生孩子,就是跑马拉松。”是不是人生到了某个阶段,就会想要跑马拉松?
我们每个星期去跑步。之前我最多跑5公里,刚开始要跑超过5公里确实有点吃力,但跟着朋友跑比较有动力,足以克服想放弃的阻力。身体开始习惯长跑,我也比较熟悉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