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是人体内分泌腺功能不正常的表现,而症状取决于所涉及的激素类型和激素失衡的程度。由于激素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多个器官,症状往往可以从轻微到严重。
林医生和陈医生皆指出,治疗荷尔蒙相关的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和甲状腺问题时,男性和女性大致相同。然而其中一项显著区别是,如果女性处于育龄阶段或是孕妇,须考虑生育与哺乳方面的安全事项,因为有些药物或许不适合育龄或希望怀孕的女性使用。陈俊慧医生提醒,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应事先通知医生,以便在受孕前适当调整或改变所使用的药物。
- 比平日更频密地上厕所;
- 持续感到口渴或饥饿;
- 脖子后或腋窝皮肤变黑,可预示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这是胰岛素抵抗增加的标志病症。
另外,陈俊慧医提及,二型糖尿病一般在中年男性群体中较为常见,但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到更年期后,也会因雌激素水平改变而增加患此病的风险。
另外,月经不规律是内分泌失调的表征之一,而年轻女性要注意的是提早绝经的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周期不规则,并有越来越少的迹象,犹如进入更年期一样。
蔡佳敏医生说,根据保健促进局的建议,所有18岁及以上者宜每两年一次定期接受血压检查,以及每年一次接受与肥胖相关的健康检查;所有年龄在40岁及以上者应定期接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相关检查,以及每三年一次或按照医生建议做更频繁的检查。
若怀疑自己有内分泌问题,应先咨询内分泌科医生以及接受适当诊断。陈俊慧医生说,糖尿病在早期由于往往无症状,只能通过验血来诊断。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口渴、尿频、饥饿、体重莫名减轻、疲劳、视力模糊或手脚麻痹或刺痛。
本地最常见内分泌问题: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
育龄女性应与医生探讨适当治疗
鹰阁医院内分泌学科医生林贞贞解释,内分泌失调主要与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有关。然而这涉及的范围很广,因为内分泌失调的导因有很多,如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相关的疾病;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激素种类繁多,从脑垂体(pituitary glands)、肾上腺到甲状腺,也与糖尿病、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息息相关,还涉及到男性和女性激素、生长激素、压力激素、胰岛素等等。
通过饮食管理体重 改善激素问题
要通过饮食管理体重,从而帮助改善激素相关问题,可参考郑素敏以下的建议。
不过陈俊慧医生提到,压力会恶化对内分泌失调的控制,如压力会增加一个人的应激激素水平,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压力亦会导致人们对食物做出错误的判断及糟糕的决定,还会减少锻炼或遵守药物治疗的动力。因此,除了服用医生开的药物之外,学会纾解压力对控制内分泌紊乱也是关键,尤其患有糖尿病,维持规律的体能锻炼和适合的健康饮食不应被忽视。
林医生说:“无论患者是男性或女性,内分泌科医生都会首先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是发现甲状腺结节所导致的内分泌问题,医生可以为患者做超声波活检,以检测是不是癌性结节。若是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医生会使用慢性疾病药物,而针对有特定激素病因的患者,医生也会选择相应的适当治疗法。”
有研究显示,坚持地中海式饮食,包括吃瘦肉、鱼和蛋白质、蔬菜和水果、橄榄油和其他健康脂肪,并戒掉加工食品,可帮助防止肥胖,减少一些激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此外,油性鱼类和亚麻籽油等食物中所含有的Omega-3脂肪酸,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协助调节荷尔蒙激素的分泌。
提及年轻群体要注意的内分泌问题时,盛港综合医院内科部顾问医生蔡佳敏说:“二型糖尿病过去主要是发生在年长群体的疾病,但在近几十年,我们观察到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也相应提高。这与全球肥胖和久坐不动生活方式的增加一致。”
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心率不规律或加速,也有颤抖,对热敏感,以及焦虑或易怒等症状增加的现象。女性也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可能导致疲劳、怕冷和体重莫名增加。建议年轻男女有以上症状时,去接受医疗咨询。如果没任何症状,也宜定期针对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甲状腺疾病做血液检查,有助在疾病并发症出现前及早了解身体状况。
要采取措施预防内分泌失调,林贞贞医生认为应确保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她说:“本地的超重与肥胖率逐年一直不断增加,而这是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雄性激素水平低下。”
林贞贞医生也警诫人们:“并非所有内分泌疾病都能通过自我护理解决,事实上这可能是危险的,如新诊断的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可能已相当严重,在许多情况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同时并进的。因此,患者应与专业医疗团队探讨最适当的疾病管理方法。”
陈医生指出:“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五倍,目前医疗专家无法完全确定原因,但导致这现象的相关因素包括女性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与怀孕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失衡问题,如产后甲状腺炎。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简称PCOS)可影响约10%的育龄妇女。”
此外,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年轻群体以女性偏多,而二型糖尿病年长患者则以男性偏多。其中原因包括遗传、饮食、缺乏体育活动和激素因素。
林贞贞医生补充:“以女性来说,内分泌失调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甲状腺疾病。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还是减退症,都与体内的自身抗体过剩或过少相关。”其中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导因包括一种称为“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会自动生成针对患者身体而非外界侵入物的自身抗体,造成内分泌紊乱的现象。
在探讨饮食对平衡激素水平的作用方面,鹰阁医院高级营养治疗师郑素敏说:“研究发现,通过健康饮食和维持健康体重,有助改善常见激素相关问题,如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蔡佳敏医生补充,适度的体能活动有助于释放使人感觉良好的荷尔蒙,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此外,一些研究指出,冥想或正念相关的减压方法,与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负面情绪有关联。
她提醒,可留意的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包括:
陈俊慧医生强调,定期筛查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或有其他糖尿病风险因素如肥胖或妊娠糖尿病史的群体,尤为重要。除了验血,也建议定期检查血压。成年人早期的高血压可能是由潜在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应进一步调查来了解高血压的导因,以便针对潜在内分泌紊乱现象及时给予适当治疗。
如何防范?健康体重是关键
体形变胖,皮肤长痘和女性经期紊乱,或与外部环境因素有关,但也可能预示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出了状况。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组成,参与调节代谢的过程、发育、生殖与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当内分泌失调时,不仅影响体重与肌肤外观,还可能影响身体功能,如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甲状腺过度活跃)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甲状腺活跃度低下)等疾病。
- 调整食物选择:可考虑缩小每次进食的分量,或针对每天摄取的高热量和低热量食物做出调整,达到均衡饮食。
- 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如汤类菜肴,选择瘦肉并去除肉类中可见的脂肪,选择无添加任何调味的米饭或面条。
- 限制精制糖的摄取量:舍弃含糖饮料,甜点方面也尽可能选择少糖类别。
- 增加纤维摄取量:多选择全谷物食品,并达到每天两份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饮食目标。
林贞贞医生提醒,如果确诊患病,应与内分泌科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及适当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是发生荷尔蒙过少的问题,可以接受荷尔蒙替代疗法;如果是荷尔蒙过剩,内分泌医生会找出导因并加以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也许得接受药物治疗或动手术。
蔡佳敏医生说,与晚年被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群体相比,年轻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进展往往更早,年轻患者也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患有二型糖尿病和肥胖问题的年轻女性往往更有可能同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对于压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陈俊慧医生指出,大部分的内分泌失调不完全是由压力引起的。如果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应咨询医生,让医生做准确诊断,以及针对疾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春期随着性激素水平不断上升,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若加上肥胖、不良饮食选择如过多摄取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进一步加剧青春期的胰岛素抵抗。从儿童早期到青春期中期,女性的胰岛素抗性会比男性更高。这可解释年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为何以女性居多。
受访专家探讨内分泌失调可能对身体产生的诸多影响,除了更年期群体,年轻男女也要提防的常见内分泌问题。
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代谢、发育、生殖与衰老等生理活动。内分泌失调就是分泌腺功能不正常在“捣乱”了。内分泌失调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本地较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年轻人青春期性激素水平上升,若加上肥胖、饮食不当,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林医生也提到:“内分泌失调对于男性来说,可能会有睾丸激素水平低的情况,而这可能会导致疲劳、体脂百分比增加、肌肉质量下降和性欲低下等症状。”
郑素敏说,若有任何疑虑,应寻求营养师的建议,帮助达到健康体重的目标。
二型糖尿病患者有年轻化趋向
莱佛士糖尿病和内分泌医疗中心内分泌科顾问陈俊慧医生也说:“内分泌疾病会影响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并会导致腺体产生过多或过少的激素,或促使良性或癌性肿瘤生长。内分泌失调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但本地较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