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外周血管病患者五年罹患心梗和中风的概率为20%,死亡率为15%-30%,其中75%死因是心血管事件。真正的外周血管病患者因为下肢严重缺血而需要截肢者在五年内介于1-2%,属于少数,75%间歇性跛行者症状可以维持稳定状态,进展缓慢。
最严重的跛行患者可以进展至急性肢体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所幸这种危险的每年发生率不高,仅有1%。这种情况占所有病人的10%,病人会感觉患肢剧烈疼痛,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感觉异常和麻痹,需要紧急施救。
外周血管病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累及全身。只有通过早期检测、整体性干预,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和截肢的发生率。
外周血管病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累及全身。只有通过早期检测、整体性干预,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和截肢的发生率。
随着病变继续进展,即使静息状态下肢仍然缺血,脚趾、足部,甚至小腿都会发生持续性疼痛、肢端皮肤颜色变深,发黑、破溃、腐烂、坏死,医学上称为坏疽。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其他临床表现还可能包括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冰冷和脱毛(光滑现象)、脚指甲异常、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
之前有报道显示外周血管病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增高率在亚洲比欧洲高四倍。2010年至2015年,欧洲外周血管病增长率为5%,亚洲的数字则高达20%。亚太地区的病例数占全世界的70%。另外的一个特点是东南亚患者的年龄比较年轻,介于45至54岁,而美国患者则是介于55至64岁,欧洲是65至74岁。外周血管病和许多因素有关,其发生与年龄呈正比、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和“文明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是导致外周血管病的元凶。男性发病年龄比女性要早10年,大概介于50-60岁。在新加坡,人口老龄化、肥胖和糖尿病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风起于青萍之末,外周血管病早期病变轻微,病人没有自觉症状,在这个时期明确诊断,采取干预措施,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测量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简称ABI)是最常采用的诊断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受试者平躺,将血压计袖带分别置于双侧踝部及上臂,用专用声波听诊器辅助测量足部和上臂的收缩压,二者之间的比值就是ABI。正常ABI应为1.0-1.3之间,ABI≤0.9,提示受试者患有下肢动脉狭窄、≤0.4则代表严重病变,患者可能存在静息痛。ABI为无创检测,简单易行,经济实惠,这种诊断方法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另外ABI还可以用来预测患者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他诊断方法还有超声波血管扫描、核磁(MRI)或多排CT扫描,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如果考虑做介入或外科手术,就需要动脉造影。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通过动脉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心脑血管一样,下肢动脉也可以因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原因而发生粥样硬化,动脉壁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下肢就会因缺少氧气和营养而出现相关的症状。
外周血管病的症状
外周血管病的诊断方法
斑块形成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同一个患者可能同时罹患心脏冠脉病变、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据统计,50%的外周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心脏血管病,80%合并脑血管病。大多数的外周血管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早期的外周血管病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随着血管堵塞加重引起下肢缺血,患者就会感觉不适,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即病人在行走时会感到单侧或双侧大腿或小腿酸痛、麻木无力,甚至跛行。症状发生后如果停止行走、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就会缓解或完全消失,然后还可以继续行走。但是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如此反复交替就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其他疾病也可以有与间歇性跛行类似的症状,例如脊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迫,在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引起双下肢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症状即使休息后一般不会迅速缓解,被称为“假跛行”。
外周血管病的治疗有两大宗旨,一是控制缺血症状,二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心梗和中风。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听说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人对外周血管病的概念却比较陌生。通俗地讲,人体内给心脏和大脑供血的血管叫中心血管,其他的血管则被称作外周血管。外周血管病包括:1.颈动脉狭窄:可引起头晕、中风等症状;2.肾动脉狭窄:引起难以控制的严重“顽固”高血压、肾衰;3.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导致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外周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病。
外周血管病的治疗以药物和改良生活方式为基础。药物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药、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如ACEI等。生活方式改善最重要的就是戒烟,其他包括控制“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以上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策略。另外还有侧重针对外周血管病症状的正规步行锻炼。由医生开出的运动处方能帮助患者有规律地运动。坚持每周至少三次连续步行30分钟,促进更多侧枝循环微血管的发育,增加病变部位血液供应,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增加步行距离,减少手术治疗的概率。如果症状持续,医生可以通过经皮介入治疗或外科绕道手术的方法医治。这两种方法可以立即解除外周血管堵塞,缓解缺血症状。前者以球囊扩张、斑块旋切和支架置入为主要手段,后者则用于极端严重的病例。截肢手术是病变发展到不可逆阶段“丢车保帅”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发生肢体坏疽的病患。目前,新加坡大约每年做1500例截肢手术,即每10万人中有28.5例,这个比例远远超出许多国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总主任及高级顾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