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颖的母亲卢玉玲(49岁,全职妈妈)说:“当女儿被要求接受治疗时,我才想起自己念小学时,也做过脊椎侧弯检查。但我依稀记得情况轻微,护士告知我无需进一步诊治,我便把脊椎侧弯问题抛诸脑后。”
2020年,卢玉玲通过参与新加坡脊椎侧弯支援小组的网络研讨会,对手术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说:“出席活动者包括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椎侧弯患者,有些则是患者的家长。通过他们分享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患者在手术后有望过正常生活。”
针对骨骼未成熟的儿童,如果使用矫正支具失败,或患者不接受这方法,介于20至40度较小曲度的脊椎侧弯,可尝试非融合手术。这种治疗称为“椎体系带术”(vertebral body tethering,简称VBT)。通过调控患者脊椎的自然生长潜力,借以矫正脊椎侧弯曲线,同时维持术后脊部的活动能力。
陈诗颖的主治医生王其杰教授是国立大学医院骨科外科部门荣誉顾问医生。他受访时指出,脊椎侧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疾病。尽管在家族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无法准确预测或是量化其风险概率和严重程度。
陈诗颖说:“考虑到我穿戴支具的时间很少,以及脊椎侧弯程度不断增加,我意识到手术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她心中仍有畏惧。有段时间,她每天会莫名哭泣,在父母鼓励下,她去见了辅导员。她说:“我有良好的支援网络,包括家人和亲近的朋友。我会向他们倾诉内心感受,这对我帮助很大,让我逐渐以积极心态看待动手术。”
延伸阅读
陈诗颖指出,手术后最明显的身体变化是身高增加5公分。她说:“这改变了我的身体重心,我得重新适应。手术后的首几天,我感觉背部沉重,仿佛有重力将身体向下拉。”
根据陈诗颖的X光检查,她的脊柱侧弯角度约40度。医生提出使用矫正支具帮助减缓脊椎弯曲。若侧弯程度超过45度,情况较严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脊椎侧弯(scoliosis,也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异常弯曲,患者往往会有双肩不等高或背部异常隆起等症状。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是常见的类型,病因至今不明,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同时也是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国立大学脊椎中心荣誉顾问医生的王其杰教授透露,2005年刊登的一项本地研究调查发现,本地学生群体中有特发性脊椎侧弯的女性,总患病率为0.93%;男性则是0.25%。多数脊椎侧弯的情况较轻微,但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脊椎弯曲会加重。
陈诗颖(17岁)2018年上小学五年级时,通过学校健康检查,发现脊椎弯曲,直到隔年才接受进一步检查并确诊。她说:“我记得X光片显示脊椎有明显的S形侧弯。”
卢玉玲为女儿报名脊椎推拿治疗和皮拉提(pilates)课程。陈诗颖也被安排穿戴矫正支具,每隔六个月复诊,让骨科医生审查脊椎侧弯情况。
脊椎侧弯患者往往会有肩膀高低不平或背部异常隆起等症状。特发性脊柱侧弯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随着他们长大,有些人的脊椎弯曲会更严重。针对骨骼发育未成熟的儿童,介于20至40度之间的曲度,可通过穿戴矫正支具控制,曲度再大就需手术治疗。
王医生说,完成脊椎侧弯手术的孩子,还是能过正常活跃的生活,这包括参与多数的运动。但是,下背部如腰椎动过脊椎融合术的患者,在做仰卧起坐和坐式伸展等活动时,灵活性可能有限。
曲度逾45度需手术治疗
支具每天穿戴18小时才有效
脊椎弯曲会遗传?
陈诗颖说:“对当时年幼的我来说,最害怕与难过的,并不是脊椎侧弯对健康的影响,而是穿戴支具时,即使在衣服底下仍会很显眼。”医生说,支具要每天穿戴18小时才有效,她坦言,除了上课时间外,其他时间她并没按照指示穿戴它。
陈诗颖认为康复过程很艰辛。她透露自己不是特别热衷运动,但通过每周游泳,有助强化背部肌肉。她说,手术后的最大挑战是心理健康,包括调适个人情绪,“参与新加坡脊椎侧弯支援小组有一定帮助。这使我更好地预知手术及康复期间可能发生的状况,有许多相似经历的家长还能相互扶持。”
王其杰医生指出,早期检测可让患者在脊椎侧弯曲度变大前就开始治疗。他解释,在骨骼未成熟的儿童中,介于20至40度之间较小的曲度,可通过矫正支具控制曲线。若脊柱曲度超过45度,就有必要动手术。脊椎融合手术是脊椎侧弯的黄金标准治疗法。这是将曲线部位的脊椎骨合并成坚固骨块,使脊柱保持挺直,防止这部位的曲线变大。
陈诗颖在确诊后的一年多,脊椎侧弯程度增至50度。卢玉玲透露,女儿在那时期常申诉背部会突然疼痛,骨科医生建议她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