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生理学系讲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系主任;中国生理学杂志社编辑、中国生理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这份考核单对林文庆也有比较中性,甚至是正面的评价。例如,评论他为人“秉性和平、善交游。”报告中对林文庆“事”的评语则为:

林可胜:褒贬兼具

林文庆:C+

这里所谓的考核成绩单,当然不是学校的成绩单,也不是由老师打分,而是某方对你的事业表现的绩效考核,通常是由上层领导机关或人事主管来评定。但和学校的成绩单相同的是,这些名人的考核成绩单,不但有等级成绩,还有考核评语。

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1897-1969)也在中国有辉煌的成就。由于他先后在协和医学院、中国红十字会和军政部军医署等机构服务,在中国政府的人事档案中也有他的考核记录。在军事委员长侍从室1941年12月的人事记录上,有关他的学历记录为:

人事记录中还特别备注林可胜曾于1943年2月11日晋见委座(蒋介石),也提到他是林文庆的公子。

同样是在新加坡出生的陈楚楠(1884-1971),虽然比林文庆小15岁,但比林文庆更早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运动。1903年陈楚楠声援上海的“苏报案”,支持发表反清言论而被逮捕入狱的章太炎和邹容。1905年陈楚南首次与孙中山见面,后受孙中山的委托,筹组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陈楚楠和张永福分别担任新加坡同盟会的正、副会长,与负责交际联络的林义顺被后人合称为“南洋革命三杰”。这三人的事迹现在也成了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主要展览内容。

陈嘉庚斥资创办厦门大学,以林为实际负责人,惨淡经营,尚有成绩。

陈楚楠在国民政府人事考核中获佳绩。(互联网)

爱丁堡大学医学士、医学博士、科学博士、哲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民29年)。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总队长、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主任、军医监(民32年8月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总干事、中央设计局兼任设计委员(军事卫生两组);军政部军医署副署长(民33年3月任)。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人事考核档案显示,三名东南亚华人林文庆和长子林可胜,以及陈楚楠都出现在其中,三人有截然不同的成绩。

这份档案对于林可胜的考核评语,褒贬兼具。首先,它正面评价林可胜“聪明精干、学博识宏,为国际负盛名之生理学家”。而且,因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可胜“因抗战军兴爱国心切,乃毅然辞去(协和医学院)教职,组织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于汉口,年来颇著劳绩”。

这份考核报告完成时,林文庆已经卸下厦门大学校长一职,但他仍具有侨务委员会委员身份,所以这份评估,可以说是对1932年林文庆担任中国侨务委员以来的考核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陈楚楠曾担任同盟会新加坡支部部长、福建省政府实业厅厅长、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42年初国民政府中央机构科长以上人员调查报告中,明显列出以上的职务。

将林文庆评价为对国民党无认识及无定见,虽然并不一定客观,但显然是评分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1940年陈嘉庚到中国考察回来后正式与中国国民党分道扬镳,林文庆与陈嘉庚关系密切,也是造成他的考核成绩失分的原因。

从另外一方材料来观察,即1940年代初中国政府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的档案记录,林文庆只获得丙上(C+)的成绩。从考核评语可以看这个差强人意的成绩的由来。考核报告中对林文庆“人”的评语为:

係英属华侨,无定见,对本党无认识,与陈嘉庚关系密切。

首先说明的是,我们看任何的材料,不单只是看材料的内容,而且还要看材料的出处、材料的主人是谁。因为做出考核评估的人,有他们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常常受到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政治正确的左右,也会受到一些客观的时代因素和材料选择的影响。所以这个成绩单,只是一方的考核记录,也是这些名人浩瀚历史资料中的一部分,但不一定是判断这些历史人物的唯一根据。

又到学期的尾声,学校的学生关注考试的成绩,因为那个成绩是评估学习表现的其中一个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不只学校的学生会受到考核,在社会上各行各业谋生的众生也会受到不同形式的考核。比较少人关注的是一些知名的大人物,如林文庆和林可胜父子、陈楚楠等,在功成名就的过程中,得到什么样的考核成绩。

另一方面,考核报告中对林可胜的中文能力及人事行政则有所批评,“因其华侨出身,未受国内教育,对于国文不识”,并且对中国“社会情形与国情习惯,均不甚明了,致有与人事方面不适宜之处,其行政工作及对于事业之推进富于理想而忽于实际”。

林文庆摄于1937年。(互联网)

在陈楚楠的人事档案中,其人“体格强健,个性爽直,具有活动能力。在英属新加坡经营商业,为本党老党员”;其事则“对侨务热心负责,对党国有历史”。

林可胜的人事档案内容相当详细,可惜最后不见评分或评级。我们只能从评语的最后一句“但其爱国心切,实足嘉许也”来推测他获得的考核成绩,应该会比他的父亲林文庆所获得的“丙上”来得好些。

从国民政府的政治正确观而论,林文庆是因为与批判国民党的陈嘉庚关系密切,林可胜则由于担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队长期间,无私地分配救护药物到国军和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战区而遭到蒋介石的批评,因此林文庆父子的考绩都有扣分的理由或借口。这种政治挂帅的人事考绩,可以从陈楚楠的成绩考核得到佐证。

这里呈现的考核成绩单,出自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人事考核档案。首先登场的是新马闻人林文庆(1869-1957),他是第一个获得英女王奖学金的华人(1887年),医生、种植家、金融家、教育家、儒学运动推动者、作家、翻译家、英殖民地立法议会的华人议员,以及很多社团和机构的创办者和参与者等。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在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以前的事迹,很可能他在新马的考核成绩,即使不是甲上(A+), 至少也是甲等(A)。

陈楚楠:A-

1944年林可胜的档案记录增补了一些资料,包括:

专业经资历包括:

由此可见,陈楚楠的人事记录非常正面,他的考核成绩是甲下(A-),在我所见的国民政府档案中有关东南亚华人的考核成绩中是少有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