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宽裕,加上要工作,蒋保罗无法常飞中国,每次学艺回来靠的是自己不断地听录音练习。自1999年开始表演古琴至今,蒋保罗在新中两地都有学生。他说古琴永远学不完,虽然成公亮已驾鹤西去,但他还不时拿出老师的视频来揣摩。

踏进蒋保罗(59岁)位于北部组屋的客厅,仿佛进入一个大观园。客厅没有沙发,只有镂刻岁月痕迹的餐桌椅、古董橱柜、老钟、房门,古色古香。最让人目不转睛的,是墙上挂满了一张张古琴。蒋保罗每次到中国总会带回几张琴,已有五六十张,最老的是明代琴,市价可以买两间四房式组屋。他把钱都花在买琴,却过着简朴清心的生活。

由于在学琴过程中得到良师的无私付出,蒋保罗现在遇到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也会以“租”琴方式提供他们学习的机会。他说租琴给学生,等于让学生帮他养琴。古琴不弹,音色会暗哑、琴音会梗塞。“古琴是越弹越松透的。”他语重心长地说:“贵琴不一定是好琴,便宜的未必就不好。”

蒋保罗(右)向中国大陆变脸名师何洪庆学习川剧变脸。(受访者提供)

因为跟师傅约法三章,蒋保罗不能把师傅所教的传授给别人,“我就用自己设计的变脸来教课。”他说古琴静态,变脸动态,他在动静中觅得了阴阳调和。所谓高手在民间,蒋保罗千里拜师学习中华传统艺术的故事,仿佛是变脸行头的华丽织锦。

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命运在跟你谈判。有一次在牛车水目睹一名来自大陆变脸艺人的表演,激起蒋保罗浓厚的兴趣,他跟对方要了电话,不久就到大陆学变脸。“师傅是杂技演员,我能学到只有一些皮毛。”

延伸阅读

蒋保罗午夜在坟场表演变脸。(龙国雄摄)

到安微农村拜师

给我们递上茶后,蒋保罗眉飞色舞聊起古琴,似停不了的琴弦。他父亲航海,常年在外,大哥长兄为父,希望他成才,九岁就让他学小提琴。离校后进入广告设计公司,蒋保罗因喜欢收集古董家具而接触古琴,他说:“老家具缺少‘古’声,差一点失传的古琴是最古老的乐器。”

蒋保罗说变脸最难学的是身段。(梁麒麟摄)

蒋保罗说:“为了学习,我很有耐心,可以等上四五年。”初到大陆向杂技师傅学变脸,正值北京夏天。他说:“天气比新加坡还热,在公园里学习,很辛苦,真的是辛苦。”他说变脸不难,难的是身段。“身段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学会的。为了学变脸,我有四年没弹琴。”

蒋保罗2007年开始表演变脸,刚开始是借夜总会的舞台。“他们让我上台,我就免费表演。”他日前刚刚做了一件“轰动”的事,在夜黑风高的农历七月晚上,到蔡厝港坟场表演变脸,他说:“表演给好兄弟看,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后来蒋保罗找上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何洪庆,“他不肯教,因为我是外国人。”他于是跟何洪庆在应用上聊天,“我不跟他聊变脸,只聊古琴。”最后感动了何洪庆收他为徒,因为觉得他有潜质、有诚意,甚至愿意免费教他。

蒋保罗热衷学习中华传统艺术,为精进琴艺,他追随中国古琴大师成公亮在安徽农村习琴;为了掌握川剧变脸,他以诚意打动中国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何洪庆,把不外传的变脸艺术,免费教授予他。他说古琴是静态的,变脸是动态的,而他在动静中觅得了阴阳调和。

用诚意打动变脸大师

蒋保罗是英校生,到大陆拜师学艺前,苦学中文与中国文化。他说刚学变脸差点要放弃,“想象你戴上12层口罩,根本无法呼吸。”

蒋保罗是古琴痴,勤学好问,把琴摸得透彻,还学会修琴,能让失修的古琴重拾新生,有“古琴美容师”的美称。

蒋保罗30多岁时到中国学古琴,吸收不同老师的技艺精髓,包括中国国家级非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成公亮、上海艺术学院国宝级古琴演奏家龚一与上海古琴演奏家林友仁。他忆述:“当时没有互联网,只能靠家里的电话联络。”他到南京找成公亮,后者却到了安徽西递宏村,他背着琴赶到那儿,成公亮看到他的诚意,两人在短短两周内于农村园林以琴结友,结下师生情谊。他说:“如果直接告诉他我要学琴,他那么忙,未必会教。”他于是在农村里陪着成公亮一起生活,成公亮想要放风筝,他陪着一起放风筝。

蒋保罗(右)向中国古琴大师成公亮学琴。(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