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们在吸引新生的迎新周里使出浑身解数,高瘦严肃的学姐搞笑起来的模样,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得第二名的学校是华侨中学,有好几个男孩子都是我们这些经常参加校际戏剧、朗读、相声比赛的女孩子的老“对手”。他们就通过相熟的朋友传话来说,宁可输给我们,也不愿输给第一名。说他们在学校的山岗上狂叫了一夜,有的男孩子也掉泪了。
所以,祝福那群孩子们。记得,好好拥抱你身边的那个朋友。他会陪你一辈子。
当时的我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很羡慕学姐们可以在舞台上那么大胆放肆地演出,想成为她们的其中一员。就这样开始了和戏剧的一段缘分。
启航是一个开始,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每一个时候都是一次启航。
结果我们都得偿所愿。
当时的华初建筑因为是危楼,师生被贬到还很荒芜的武吉巴督临时校舍。
13岁踏入中学校门,不知道要选什么课外活动。那个时候的华文戏剧学会并不受欢迎,会员很少,才二三十人。不过大我一届的一群学姐,都是有心人。她们小小年纪,却魄力十足,想要重振“华会”。
离开大学以后,我们这两届当中的人,没有一个继续留在舞台上。
那些今天最好的朋友,是当年一起站在舞台上的朋友,一起逃课一起夜归的朋友,一起看着对方成绩单上的D和E大笑的朋友。“D就是Doctor。E就是Engineer。”理科班的他们说。
那天晚上,受邀观赏了母校圣尼各拉的华文戏剧演出“启航”。
大家问我为什么当年替“启航”起名叫“启航”,这不是显而易见吗?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开始。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我们没想过它会走30年。我们没想过,未来的30年,我们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如何成长,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爱上什么样的人,看什么样的书,去什么样的地方。
我们那一届,华文戏剧学会的人数就增长到超过100人,是学校里风头很健的组织,经常到处为学校“搜刮”各种舞台比赛的奖牌。
输了以后,我们许多人都大哭,觉得评判不公平。听到老师给了第一名之所以得第一名的理由,更是觉得莫名其妙。
那一年比赛,我们进了决赛,却没排上前三名。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得了第四。对我们来说,就算是输了。
可是,那一段舞台上的生活,却是我们学习生涯最珍贵的回忆,给了我们最大的成长动力,教会我们所有年少时该学会的东西。
那个时候,十几岁的我一心想要到黄城去。华中初级学院的“黄城夜韵”是我们眼中的一座“圣殿”,只有经历过那一个演出,参加过中文学会,才不枉学生时代。
有男生陪着隔空发泄,大家的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那个名字是我们十五十六岁的时候,在学校为一个校内演出起的。没想到一用就是30年。
30年后,我坐在观众席,看着眼前的孩子们,想着一路陪我走来的朋友们。亲爱的朋友,长大是多么不容易,还好有你同行。
在单纯的孩子眼里,“黄城夜韵”是“王”。我们因为准备“黄城夜韵”,很多人都搬到学校附近合租房子住,方便排戏。每天,我们明目张胆理所当然地逃课,为了排戏。每晚,我们明目张胆理所当然地爬墙夜归,为了排戏。老师气得把同学没做没交的功课从二楼课室丢到楼下去,叫我们别读书了,干脆去做戏子。我们都替他忿忿不平。那个被赶出课室的同学后来是手术医生,再后来是政治人物。其实,做戏子又怎么了?
启航是一个开始,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每一个时候都是一次启航。
30年后,我坐在观众席,看着眼前的孩子们,想着一路陪我走来的朋友们。亲爱的朋友,长大是多么不容易,还好有你同行。
我们中学二年级那年参加全国中学短剧比赛。因为是女校,有的同学就扮成男孩子的样子,不过她们平时也像小男孩,扮不扮都一样。我们全是自编自导自演,只是找来一个毕了业的大姐姐回校帮忙指点一下。
演出场地维多利亚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回忆。那个从舞台底下升到台上的升降机,那些为了制造舞台效果的干冰和烟雾器散发的味道,那个老旧的后台化妆间的下午,那个男孩子坐在对面的深情凝望。窗外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