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亚也指出,我们须密切关注周围的气候,尽可能减少会加剧气候变化的行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现象,而在新加坡这样拥挤且建筑密集的城市,影响将更为显著。
他说:“此外,我们对骨痛热症血清型演变的了解和控制也非常有限,我认为这也是骨痛热症周期性爆发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环境局官网星期二(1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上周通报的骨痛热症病例再次突破100起。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4日的一周里,当局共接获111起骨痛热症病例通报,比前一周多40起。
本地去年的骨痛热症病例超过1万3600起,比前年增加近37%。
她认为,伊蚊绝育计划(Project Wolbachia)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减少蚊子数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不过,公众需要明白,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项计划……除了政府实施的大规模措施,每个居民也须要了解如何防止蚊子滋生,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
在淡马亚看来,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完善伊蚊绝育计划,以及寻找新型控制方法,包括对疫苗的评估,将至关重要。
这或许与公众放假后回国,返回日常活动有关。前一周(去年12月22日至28日)的骨痛热症病例通报有71起,是2024年单周新增病例数最低的,也是首次少过80起。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突发传染病应急管理中心副主任孙锦助理教授说,蚊子滋生地增加、本地公众对骨痛热症的低免疫力,以及气候变化都是导致病例增加的因素。
骨痛热症病毒分为四种血清型。在本地,第二型病毒(DEN-2)引发的病例占比最高,是大多数病人感染的病毒。
根据环境局网站,去年的总病例超过1万3600起,比前年的9949起增加近37%。
环境局提醒,我国人口对骨痛热症四个血清型的免疫力仍然较低,如果不采取充分应对措施,好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病例激增。
截至星期一(6日),全岛共有14个骨痛热症活跃区,其中三个为累计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Paul Tambyah)教授则认为,骨痛热症病例在2024年激增的最可能原因,是最常见的病毒从第一血清型(DEN-1)转变为第二血清型。当主要血清型发生变化时,感染率通常会随之上升。
淡马亚也说,虽然难以确切证明,但去年酷热和潮湿的天气,也可能是导致骨痛热症病例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强调,病例的增加提醒我们,骨痛热症在新加坡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策略,同时对伊蚊绝育计划进行评估,并探索计划的实施方式。”
延伸阅读
专家:对骨痛热症免疫力低与气候变化等 导致病例增加
他说:“骨痛热症在新加坡已流行几十年,尽管采取了多项措施,病例数量(的控制)还是有点令人失望。不过,我们充分具备应对骨痛热症爆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