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方剑指出,传统车企可能发现自家的技术和高成本难以与中国竞争后,改变策略以投资、并购或入股的方式达到共赢目的。“传统车企有上百年的经验,发动机、车款设计和座椅等都有优势,对新电动车公司而言有合作学习的空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李宝胜指出,德国车企的生产线和供应链都是为内燃机汽车量身定制的,过渡到电动车就必须在技术和劳动力技能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李宝胜持认为,中国电动车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可以应对加征关税造成的壁垒,而且有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到海外设厂规避这些壁垒。

慕尼黑经济研究院工业组织和新技术中心专家沃尔夫(Anita Wolfl)认为,虽然关税瞄准中国,但同样不利于西方车企,因为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届时或会引发国际贸易冲突。

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面对的挑战,很快将扩散到全球市场,因为中国车企近年来已把目光投向欧洲、北美洲和东南亚等市场。

傅方剑说,中国巧妙地顺应时代的要求,另辟蹊径发展电动车,在与内燃机汽车竞争的跑道上迅速弯道超车。不过他认为,德国品牌“仍有独到之处,不至于快速遭淘汰,但会逐步减少”。

中国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德国电动车在软件系统方面不及中国产品,显示德国汽车工程师在软件设计和软硬件集成方面能力不足,“德国制造”和“德国品质”的金字招牌已经蒙尘。

德国车企主导燃油车时代多年,变得自满,低估了新对手带来的威胁,让特斯拉和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企得以凭借技术先进和价格低廉的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图为在巴黎车展展出的特斯拉Cybertruck。(路透社)

诺基亚曾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品牌,但苹果iPhone和安卓智能手机崛起后,诺基亚竞争不过而彻底结束手机业务。

尽管德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良好,但它们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陷入了中国车企发动的阻击战。

尽管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但德国车企的电气化之路布满荆棘。

更关键的是,这些老牌车企须改变汽车设计的思维。传统汽车是复杂的机械工艺,数码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则被认为是“车轮上的电脑”,这要求汽车工程师也必须是电脑系统工程师,具备很强的软件和系统集成能力。

电气化转型面对重大挑战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把德国车企比作诺基亚(Nokia),把中国车企比作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

当然,德国车企没有坐以待毙。它们几年前开始推出电动车,陆续公布产品电气化路线,例如奔驰要在2030年转型成为只卖电动车的品牌。它们也放下面子与中国伙伴合作,例如大众与国轩高科合作以获得电池技术、奔驰与吉利合作生产smart电动车。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电动车,欧美决定采取征收额外进口关税的保护主义举措。

德国奔驰汽车、宝马和大众汽车引领全球内燃机汽车产业一个世纪,如今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力崛起,似乎晚节不保,正走向“诺基亚化”。

去年全球40大品牌销量排行榜上,冠亚季军分别是丰田、大众(本地称福士伟根)和美国福特,都是以内燃机汽车为主的车企。以新能源车为主的比亚迪排在第九位,奔驰(本地称马赛地)、宝马和奥迪分别排在第11、12和14位。

延伸阅读

“德国车企还是应该专注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而不是依赖保护主义的措施。”

傅方剑认为,德国和日本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仍有竞争力,但比亚迪增长速度快。按照这个趋势,比亚迪未来将在全球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大众生产线工人正在为一辆ID.3电动车做下线前的最后检查。(法新社档案照片)

新加坡社科大学苑副主任、Wearnes Automotive前董事经理关耀汉博士指出,德国品牌在定价和新产品开发速度方面,无法与中国竞争对手相提并论。

大众、宝马和奔驰今年9月接连调低业绩预期,大众10月底透露可能关闭德国至少三家工厂和裁员数万人,为创办以来首次。在顶峰时期,大众占有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已跌到约14%。曾经傲视同侪的德国车企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德国车企通过合作获取中国新能源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阻挡中国产品非长远之计

如果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是未来全球市场的缩影,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是全球消费者的风向标,德国车企就得谨慎应对这些挑战了。

据中国汽车之家网站的报价,大众的电动车ID.3售价从13万元人民币(约2万4000新元)起跳。它的直接竞争对手比亚迪海豚售价不到10万元人民币。它在欧洲的售价2万9760欧元(约4万2580新元),几乎是中国售价的两倍。成本抑制了它的价格竞争力。

大众、宝马和奔驰今年第三季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大跌;其中,宝马大跌30%,奔驰少了13%,大众跌了15%。MarkLines数据显示,德国品牌今年首八个月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5.9%,同比下降1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副教授谢明说,未来的汽车着重于替代能源的使用、高效的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软件系统如人工智能。“中国电动车在这些方面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也较低,因此中国电动车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谢明说,高关税可以为西方车企赢得时间追赶中国电动车,但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