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百行孝为先”。“孝”包含了“顺”与“敬”,也就是孝顺与孝敬。孝顺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反哺与回报,孝敬是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与敬重。在正常的亲子关系里,为人父母者应该尽责抚育孩子,而孩子成长后应该知晓尽孝之责。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同是父母所生所养,从襁褓到成年,费尽多少心血,但子女对父母的反馈之心却未必一样。
中华文化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例如曾子的“父母在,不远游”,他为了奉养父母,放弃许多出外为官的机会;花木兰因父亲老弱,毅然以女儿之身代父从军;董永因家贫无钱,屈身为富人家做奴隶,卖身葬父等故事,都是感动天地的人间孝道。
而孟子对孝的诠释则是从狭义的侍奉父母延伸到广义的社会和国家层面。他提倡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延伸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从家庭孝道扩展至以仁治国。
诚盼有关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不忘在学校的人文道德教育方面更加把劲,助推建设青年的人格培养,从而惠及社会与国家的长久稳定与安宁。
由于时代转变,许多现代人往往会因物质和私欲的追求,忘却孝道伦理与亲情,舍弃父母于不顾,待有一天猛然发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则为时已晚,遗憾终身。
在孔子与学生对话的《论语》里,有不少篇章触及孝的论述与实践。其中,尽孝不是止于一般人所认为的物质上奉养父母而已,只知养而不予以尊敬,则还不能称为孝。在《论语·为政》篇里,孔子更提到“色难”,即在侍奉父母温饱之外,尽孝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真心对父母和颜悦色。
另一篇新闻则报道了令人发指的忤逆之事。一个16岁少年因要求父亲给他2000元不果,竟然狠心用刀刺伤父亲而背上刑事罪。
第一则是一个马来西亚女子不幸在新加坡入境关卡前遇车祸丧命的报道。
不容否认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孝的推崇与重视,在维系家庭伦常关系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潜在和积极作用与价值,自古至今恒久不变。唯有扎根于健康的家庭伦常关系,才能建立社会人际的包容和国家安宁稳定的基石。
《联合早报》2月28日报道了两则有关人间孝道的新闻,令人唏嘘。
唯恨苍天不仁,无情的车祸夺走这个30来岁、有两个年幼孩子、每天为生活来新加坡当生产操作员的孝女。
据报道,她的父亲两年多前患重病,在新加坡医院就医时累积了20多万元的医药费,他们家为此还卖掉房子筹集资金。她的那句“钱可以再赚,但我的爸爸只有一个”,令人动容。
上述两则新闻报道中截然不同的孝顺与忤逆事件,道出在社会的暗角处,有着许多没有浮现和不为人知的平凡但却令人动容或愤怒的故事。我们社会越进步,事事讲求经济效益,看重个人成就,人心物欲更趋浮躁,我们对年轻一代国人的品格培养,似乎已过度倾向现实与功利主义,缺少公民与人文教育方面的引导与熏陶。
对于伦常关系,有不少儒家思想文献着重于阐释孝的认知与实践。《孝经》是儒家专以孝道为核心而撰的经典,它的思想从对父母的尽孝之道,到立身与治国的范畴,是一种由己及人的伟大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