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于3月26日离世,我带着哀恸的心情整理她的遗物。过程中,我找到母亲的身份证、出生证、护照,以及一些手写的纸张。母亲在其中一张小纸张写下与病魔抗争的方法。母亲确诊患上肺腺癌后,一直很努力地与病魔对抗,想要活下去。她在小纸张上写了与病魔对抗的方法,以此作为提醒。
我看着小纸张,想到母亲坚强地与病魔对抗,但死神最终还是夺走母亲的生命,眼泪禁不住簌簌滑落脸颊。我把母亲的身份证副本、出生证副本、照片和手写的小纸张一一贴在相簿中,留作纪念,因为母亲曾经在人间走过一回。
报道提及,遗物整理师“在处理往生者的遗物、贴身物品和照片时,再怎么抽离,也难免会‘睹物思人’,恍如目睹、见证他们生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以及他们生命里的孤单与人生的光辉。”
读了这篇专题报道,我反复思考生与死。我是一个平凡人,无法参透生与死的奥秘,我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必须给予逝者生命的尊严,却不晓得该如何面对死亡。在专题报道的结语处,作者提供“延伸观赏与阅读”栏目。我上网订购其中两本书籍,《我是遗物整理师》和《离开后留下的东西》。也许,透过阅读这两本书中的一个个真实故事,我可以对生与死有更透彻的理解。
专题报道中有一段写道:“在独居死者的家看过长长的血迹拖印,‘他显然是在厨房跌倒,流了很多血,试图爬着到卧室找求救的方式。很可惜,他来不及获救就离世了’。”
这段描述勾起一段回忆。2011年初的某个周末下午,我因突发性出血而失血过多。事发时,我独自一人在客厅,因无法站立,只好勉强从客厅爬到卧室找手机求救,血迹从客厅至卧室。我当时很庆幸没有完全失去意识,得以及时拨电求救,逃出鬼门关。然而,那道血迹至今依然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延伸阅读
《早报周刊》于6月27日刊登的专题报道《遗物整理师——收拾往生者最后的家》,触动我的情感丝弦,许多感触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