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些老字号中餐馆,除了呈现新加坡风味年菜,也擅长家常美味。尤其过年过节品尝这些原汁原味菜肴,浓浓家常味挑逗味蕾,牵动人心,或许胜过鲍参翅肚。
地址:60 Eu Tong Sen St
电话:62216695
除了农历新年,餐馆全年天天都卖盆菜,至少两人份,只要想吃随时都能一饱口福。
许国威说,当年改良的过程,主要是从卫生处理、味道和食材选料三方面着手。鱼肉选择是把淡水鲩鱼改成海里的西刀鱼,切片后冷藏保鲜。特制酱料以酸梅酱和醋为基础,并加入七彩缤纷的食材,如红白萝卜丝、姜丝、薄脆等,增添喜庆感。分量增加后,鱼生从小菜变成一盘多人共享的大菜,大家席桌上边捞鱼生,边说吉祥语,场面热闹。
当中,佛钵飘香(芋泥圈)是当年许国威提婚时特地准备的菜肴,后来红遍中餐界及海外。这道镇店之菜经得起时间考验,面对疫情的冲击,也成为餐馆做新尝试的菜品之一。
由此可见,年菜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形成新加坡特色的年菜,像一道独特的景象。
梁文锋认为,本地的福建菜肴有独特的南洋特色。他举例:“烹煮时福建人会加入黑酱油,餐馆的海参鸭、扣肉、福建炒面,都少不了它。因此,食物菜肴颜色比较深,味道比较重。我觉得也和热带天气有关,先辈们下南洋后这里天气湿热,饮食口味偏重。”
他对客家菜如数家珍,一口气介绍六道菜,有酿蚝干、腐皮卷、大蒜炒烧肉、梅州萝卜丸、红炆猪肉和姜鸡酒。
福建菜餐馆茗香菜馆创立于1978年,经理梁文锋(43岁)说,福建烤乳猪、五香、虾枣、扣肉包等是受欢迎的年菜菜式,多年来味道不变。他说,早期农历新年人们不是上餐馆酒楼吃饭,本地的福建年菜多属家庭式口味。
·龙凤大饭店
熟悉本地中餐的话,便知道60年代中餐界的“四大天王”,许国威、冼良,以及已故的谭锐佳和刘玉培,号称创作出当今人人爱吃的新春鱼生。
这一道年菜具灵活性,堂食时层层叠叠好料满满,寓意吉祥。一般上,上层是大虾、花菇、发菜、蚝干、海参、鲍鱼,底层是烧肉、大白菜、白萝卜等。外带回家享用,隔日还可以添加其他食材,依旧入味可口。
餐馆执行董事许德龙(58岁),也是第二代负责人解释上述步骤能让鱼肉均匀蘸上酱汁,正是鱼生开胃爽口的关键。
电话:65332282
谈起这道鱼生的创作过程,1963年开设龙凤大饭店的许国威回忆道:“60年代初我和几位师兄,冼良、谭锐佳和刘玉培离开国泰酒楼,各自创业。当年春节时,华人多数在家中聚餐,食肆的生意不如平日兴旺。为了促进各自酒楼生意,相互商讨后把鱼生这道街头小食改良成一道能引进酒楼,吸引顾客的迎春菜式。选择鱼生也因为我们都是原籍广东,对鱼生非常熟悉。”
#03-01 Furama City Centre S059804
盆菜:走出围村渐矜贵
“记得90年代我在加拿大郊区一家华人开的餐馆吃到盆菜。盆菜的味道虽然不算最顶级,但我不禁想,为何海外可保留这么传统的味道?因此,我后来到新加坡发展时便想呈现传统盆菜的味道。”
Temasek Club Level 2 S588481
这一道代表菜,至今仍是龙凤饭店的招牌年菜,许国威依旧指导制作,尤其坚守酱料的味道,以及各食材的比例。
其准备步骤也和一般餐馆所见不同,先准备一个大盘,把糖、五香粉和酸梅酱倒入拌匀。放入生鱼片、花生碎和芝麻、酸柑汁,再拌匀。将萝卜丝、姜丝和其他配料撒入,缀以薄脆便可“捞起”。
不过,他也感慨很多传统客家菜已失传,现代人的口味已改变,外食的选择太多了,在家吃饭的话也由帮佣下厨,懂得品味传统菜的人越来越少。他寄望新年期间人们多选吃传统菜,认识了解中华饮食文化。“过去,不少人在农历新年期间出国,现在因疫情人们留在国内,可以安排和亲友聚餐,吃吃传统菜。”
受访的本地老字号餐馆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说,古早味年菜的魅力,正是因为是家里婆婆或妈妈所烹制的熟悉味道,让人念念不忘;又或者,人们和家人一起上餐馆吃年菜,多年来成为家庭惯例,吃的是一份亲情。
地址:131 Rifle Range Rd
本地老字号中餐馆龙凤大饭店创办人许国威(83岁)说:“吃,其实是一种情怀,很多中年顾客小时候过年跟家人到餐馆捞鱼生,现在轮到他们带着长辈和儿女前来重温这份记忆和情怀,三四代同堂一起吃年菜。这两年因疫情缘故,堂食人数受限,食客和家人分开两三次来吃年菜和鱼生。”
据记载,吃鱼生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将鲩鱼切片浇陈酒加椒,调味食用,正月初七人们捞起享用。先辈们从中国南来后,也把这道小菜带到南洋。50年代的新加坡,鱼生只是一般街边粥档及小食肆的其中一道小菜,材料简单,通常用来配粥,自行加入糖、醋和油调味,吃的多是广东人。
和平饭店餐馆谭国辉(63岁)师傅号称当年在新加坡首创鲍鱼盆菜。谭师傅记叙,约2002年开始在新加坡富丽华酒店富丽宫推出盆菜,2004年到中国广州参加比赛时,以盆菜获得佳绩。他之后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开设餐馆和平饭店及和平宴,招牌菜便是鲍鱼盆菜。
·茗香菜馆
年菜,是早期祖辈南移所捎来的各籍贯家常菜,发展到今天酒楼餐馆的应节大菜,历经世代变更,菜品有了南洋特色。每逢年节,人们仍渴望从盆菜、鱼生等传统年菜回溯家常味,在寓意深厚的菜品中,感受亲人围桌共餐的温暖。
这些年来,谭师傅都炮制同样的美味,唯一调整的是改变了部分食材,除去了鹅掌。“鹅掌是特别进口的,但蛮多新加坡食客不太会吃鹅掌,吃了所有食材独剩鹅掌,有点浪费。后来我就换成花胶,但也有食客说不会吃,现在改成鱼鳔。”
近年来,新加坡人吃年菜少不了鱼生和盆菜。这两道民间美味,经餐馆厨师钻研和发挥创意,提升为餐馆的精致美味。
盆菜早期是用鸡肉、肉丸、腐皮等较常见的食材,谭师傅决定给盆菜提升食材价值,加入花胶、干贝、鲍鱼、蚝干、海参等,变得多姿多彩,现在也成为众多餐馆的大菜。
当中,萝卜丸是本地较少见的客家菜,这是梅县人的家乡菜,随着客家人迁移,现在于印度尼西亚和毛里求斯可吃得到。酿蚝干由猪网油包裹蚝干,食材和做法已少见。红炆猪肉和梅菜扣肉有异曲同工之处,多了红曲呈现红润外观,添几分喜气。
电话:64633628
有意思的是,厨师们在过程中也为传统菜肴融入南洋特色,自成一格。几十年下来,老字号餐馆坚守菜品原汁原味,让传统菜肴历久弥新。
地址:16 Jln Leban S577554
老字号餐馆家常味年菜
年菜,吃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亲友围坐夹菜的温情更让人回味。这就是年菜耐人寻味之处,即使餐馆推出新口味新做法,但有时候吃年菜,寻的就是那份不变的滋味。
盆菜原是香港客家围村人喜庆节日必尝的一道传统菜式。出生于香港的谭国辉说,早期香港餐馆并没有特别盛行吃盆菜,他是在机缘巧合下在外国品尝后念念不忘而有所启发。
其他菜肴如玉兰鸡、柳影袈裟,也“随机应变”,根据食客人数调整摆盘呈现方式。玉兰鸡也是金华玉树鸡,是一道五六十年代宴席上常见的菜,如今因烹饪过程繁复而罕见。做法是把鸡去骨,然后煮至八九分熟,切成厚片或块状,再以上汤勾芡,配上芥兰和火腿片上桌,鸡肉嫩滑,酱汁鲜甜。作为中国经典粤菜,原本使用的是金华火腿,味道较咸,新加坡厨师们则改用西式火腿,食客更能接受。
腐皮卷以猪肉虾肉为馅料,和福建人的五香相似。赖法源说,这些都是在东南亚常见的食材,无论是餐馆厨师或家庭主妇都容易处理。
他说:“缩小菜式不是减少分量就好,还要注意食材刀工,芋泥圈直径变小,食材如笋丝、灯笼椒、红萝卜丝的长度也要变短,所有工序要重新调整。”
盆菜更是餐馆年菜套餐的重点,也是外卖佳选,加热即可享用,丰盛又美味。
·和平宴
多年来,餐馆年菜保留上述菜肴。赖法源说:“近年来一些食客特地来吃他们当年和祖父母一起吃过的年菜,回味重温,只要食客想吃哪一道菜,我们都尽量有求必应。”
·梅村酒家
以客家菜闻名的梅村酒家,是本地另一老字号。老板赖法源(75岁)1983年开业,他说餐馆多年来烹制的客家菜,包括东南亚风的客家菜。
电话:64589005
除了鱼生,龙凤大饭店的年菜还有其他传统菜式,如柳影袈裟、佛钵飘香、玉兰鸡、金盏银盘燕,每一道都有满满古早味。
地址:Blk 135 Jurong
许德龙说,餐馆筹办宴席活动,菜式向来以多人分量为主。疫情期间餐馆重新筛选菜式,调整做法,希望在商业营运和发扬传统菜之间取得平衡。以佛钵飘香为例,餐馆将原本的三四人份缩小成一人份,五人堂食的话,食客仍能多点几道其他菜肴。
新加坡华人祖辈来自各方,几代人下来后逐渐出现新加坡人独有的年菜。鱼生便是其中一道。
他说,盆菜美味的关键在于酱汁,烧肉和干贝的味道组成灵魂精髓。近年来厨师各师各法,有的加入黑松露或麻辣口味,谭国辉认为也许能吸引不同食客,但却影响经典焖味,喧宾夺主。
Gateway Rd #02-337 S600135
鱼生:新加坡独有的年菜
早期,人们吃年菜并不是上酒楼餐馆吃大鱼大肉,而是在家下厨,婆婆和妈妈经常忙得团团转,为的就是给亲友准备满桌年菜。后来,经餐馆厨师点石成金再创作,将鱼生和盆菜等菜品创作为升级版年菜,寓意年年有余、盆满钵满,现代人上餐馆吃团圆饭时也喜欢点这些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