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al Lingo绘制加东如切一带的墙体彩绘。(受访者提供)
Mural Lingo绘制克拉码头地下走廊,带出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受访者提供)

另一位驻留计划参与者王宏恩(18岁)所关注的课题,是年轻人对于时代的焦虑和无意义感,他的作品围绕着“doomer”丧文化展开。“网络环境中充斥着负面言论,同辈中很多人感到无力感、悲观消极,生活没有盼望。”在他所绘制的作品中,巨大的机器人看似在操控小小的人类,但背后要传递的信息是机器人作为合成体,不过是人类构建出的存在,可以被解构。王宏恩说:“我希望以此为比喻,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很多时候都是由自己的看法编织出来的,是可以被打破的。在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只要转变观念,就能看到不同视角。”王宏恩希望通过壁画作品,带来对抗丧文化的积极能量,鼓励年轻人踏出蔓延悲观情绪的“回声筒”。

在潘迅汉看来,壁画为年轻新晋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出口。随着创意风格的不断迭代,总会出现更为现代摩登的表达方式来取代传统艺术风格。牛车水一带的壁画描绘了往昔新加坡的生活场景,唤起人们的怀旧之情,而时下壁画的趋势,更多着墨在描绘别具风格的人物特征,融合鲜艳的色彩,构成充满活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这种转变也反映了创作者不断变化的风格与创造力。

壁画作为一种创新的指路方式出现在组屋楼下,为失智群体带来便利。(互联网图)

潘迅汉认为,目前壁画创作在本地蓬勃发展,其中一大推动力是来自企业与机构的需求,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会选择壁画的方式进行品牌营销。“壁画创作者的职责就不仅仅拘泥于绘画,还包括构思展现客户愿景,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引起关注与共鸣。因此在未来的创作中,可预见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结合创新工具的做法,将传统的静态壁画转变为更加吸引人的互动体验。”

苏美永认为:“当下是好时候,随着越来越多艺术人才加入壁画创作的行列,壁画艺术也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公共空间中,被大家看到,形成正向反馈,并进一步带动壁画景观的发展及成熟。”对比今夕改变,她认为壁画风格从原本宽泛的主题,到如今可以引发更为成熟的议题对话。以之前热议的“红头巾事件”为例,从起初遭质疑可能要被移除,到后来决定保留,背后引发广泛的讨论,说明本地对于艺术探讨的空间与认知比以往更加成熟。艺术作为一种柔性表达可以发起对话,来探讨复杂议题。

当被问及对于创意空间自由度的感知,*SCAPE艺术驻留计划的参与者之一的米纳(Mina Choo, 23岁)认为,创作者有公开表达的空间,但另一端也牵涉到公共艺术如何被他者解读。此次参与驻留计划的收获之一,是可以通过和导师、同伴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把握公共空间的创意尺度。毕竟壁画创作作为公共艺术,与个人艺术不同,在面向集体的表达中,需要融入更多面向的考量。如何通过资料收集了解一个课题,通过怎样的口吻来说故事,都是可以学习的面向。作为驻留计划的成果展示,他与同伴JXDE(艺名)等人共同创造的作品,聚焦对于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源分配的探讨,将在1月11日在*SCAPE与公众见面。

在叙事风格的多元化之外,壁画创作也迎来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目前在伦敦就读绘画硕士的蔡宜珍(31岁),从小对艺术感兴趣。在家人的建议下,她选择到淡马锡理工学院学习艺术实用度较高的时尚设计,之后还到伦敦进修本科。即便如此,艺术(fine art)依旧是她的心头爱,后来决定转向,跟随兴趣修读绘画硕士。“创作壁画是我回归艺术追求的一种方式,毕竟在生活中,绘制壁画还是有实际的应用场景。”

从老社区到新邻里,壁画记录了岛国发展进程,为城市景观注入艺术活力。近年来,创作内容与艺术风格都趋向更多元化,所扮演的功能与角色也不同。年轻一代创作者,探索用壁画说故事,更结合创新工具,将传统的静态壁画转变为更吸引人的互动体验。

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在实体店面外融入壁画元素,提升记忆点,也可成为拍照打卡地。(受访者提供)
Mural Lingo作品,传播环保信息。(受访者提供)

“新式壁画”的风格与定位

其次壁画作为故事媒介,可以通过图像叙述向重要的人事物致敬,在保留共同记忆的同时,促进社群连接。近期也常看到壁画作为一种创新的指路方式(wayfinding),可在公共通勤空间或社区,为失智群体带来便利。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关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潘迅汉说:“在我看来,新加坡的大部分壁画,约九成是来自企业或机构的商业委托,剩下的一成是街头艺术家会在合法的指定地点创作,抒发艺术表达,为城市景观留下独特印记。”

壁画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更为成熟的探讨空间

创意团体Mural Lingo成立至今已10年,最早作为社企起步,随着近年来壁画景观在本地的蓬勃发展,客户群体逐渐拓展到品牌、学校、政府机构。近期作品如国家博物馆外的彩绘楼梯,克拉码头地下走廊壁画,如切加东一带的墙体彩绘。谈及壁画创作的内容类型,艺术总监苏美永(45岁)总结几大类别,包括与品牌、企业相关的元素,社会议题如濒危动物保育、永续环保等主题,也会不时举办公众参与的工作坊。

Mural Lingo艺术总监苏美永认为,本地对于艺术探讨的空间与认知比以往更加成熟。(受访者提供)

放眼未来,在谈及关于壁画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时,身处创意前沿的蔡宜珍分享,目前最新的创作趋势是探索与科技元素的结合,加入AR/VR虚拟现实技术,或通过扫码互动的方式将实体壁画与数码空间结合起来。也有些做法是加入灯光秀表演,拓展平面壁画的更多可能性。苏美永分享团队之前为科技公司Dell制作的3D壁画,回收数码产品零件重新组装,做成新加坡地标的不同形状,立体壁画也是进一步可以探索的领域。

在谈及本地壁画特色之前,先要区分壁画与涂鸦的不同。在本地创作者社群中,涂鸦(graffiti)和壁画(mural art)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用法严谨。涂鸦带有某种负面意涵,这种源于地下街头的非主流艺术受到嘻哈文化的影响,多以字体创作为主,在许多城市可能是未经授权的创作行为。在本地,创意作品多是以壁画而非涂鸦的方式出现,需要经过审核,符合创作条规。

在岛国发展的过程中,壁画记录着不同地区的习俗与文化风貌。以往的作品集中在牛车水、小印度、甘榜格南一带,是旅客打卡的热门点。随着近来不断走入社区邻里,现在的壁画从创作内容到艺术风格都趋向更为多元化的表达。

蔡宜珍的绘画风格注重探索色彩、图案拼接与抽象的色块堆叠。(取自受访者社媒)

不断发展中的艺术风格

每座城市的壁画在风格与调性上各有不同,如果在脑海中平行对比,纽约、柏林、墨尔本的街头创意,与邻国马来西亚、泰国相比,各具风格,壁画所扮演的功能与角色也不同。本地视觉创意工作室Tell Your Children创办人潘迅汉(32岁)认为,新加坡的壁画有着多重功用:首先是为社区环境注入色彩与活力,提升公共空间的氛围感,带出美学的表达,也反映在地文化的魅力。

蔡宜珍的绘画风格深受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影响,注重探索色彩、图案拼接与抽象的色块堆叠。从2020年开始她加入本地的壁画创作,作品包括位于乌节中央城(Orchard Central)的公共空间彩绘,为金融科技公司YouTrip办公室绘制的娘惹风格壁画,展现了独特的色彩美学风格。无论是创作故事类的叙述还是纯视觉表达,都是空间中一抹引人注目的呈现。

苏美永团队为Dell办公室设计的3D立体壁画。(受访者提供)
王宏恩的壁画Doomsday反映年轻群体的丧文化,完整作品将在1月11日在*SCAPE与公众见面。(受访者提供)

在全球许多城市,壁画是装点城市风貌的斑斓风景线。近年来,如果你有留意生活周遭的大小空间,不难发现公共场域里的壁画多了起来。在组屋楼下、办公室里、学校、社区,五彩斑斓的壁画“爬上”一面面白墙,为城市景观注入艺术活力。去年九月起,*SCAPE青年中心发起为期四个月的艺术驻留计划,通过工作坊、小组讨论、创作实践,希望培养年轻一代的街头艺术创作者,探索用壁画发起社区对话的更多可能。

米纳与团队的作品,聚焦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源分配的探讨。(受访者提供)
六位年轻创意人加入*SCAPE发起的艺术驻留计划,探索用壁画发起社区对话的更多可能。(受访者提供)
蔡宜珍的艺术创作以彩绘形式出现在公共空间。(受访者提供)
潘迅汉团队为Pizza Hut创作的壁画。(受访者提供)
蔡宜珍通过创作壁画回归艺术追求。(受访者提供)

融入社会议题的表达

创意工作室Tell Your Children创办人潘迅汉,总结本地壁画的风格与定位。(档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