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厨房主管曾美好介绍,鱼骨烤了20分钟后会烤出油脂和汤汁,加水后可熬出约100公斤的鱼汤,这个步骤如果靠人工,单单用大油锅煎鱼骨就要四五个小时。鱼汤熬好后分成小份单独包装,每一包配搭个别烹调的白萝卜、白菜、蚝、虾等食材袋,制成家庭式“八宝盆菜”套装,食用时只要将每种食材倒出一起加热即可。
新加坡厨师美食联盟会长冯志平博士受访时指出,本地目前有几万家餐馆,采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不到5%,发展空间还很大。不过,机器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力,但它较单一的烹饪技法有局限性,这在中餐尤为明显。
有了这么一个好帮手,洪集丰准备大展拳脚,大年初一和初二也照常营业,提供应节的潮州猪蹄米粉,平日的福建炒面也照常卖。
黄益生和洪集丰所用的烹饪机器都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和人工智能,可根据所输入的菜谱生成更多创意菜谱。不过,对于这些新式工具,受访的本地厨师见仁见智,但都同意它们将对餐饮业产生影响,只是目前在本地的影响力不像在中国那么大。
烹饪机除了能干体力活,还很有“智慧”。它能将处理过的每个菜谱自动存储,积累到一定规模后还能“触类旁通”,能通过“发散思维”烹调出更多新口味。
延伸阅读
在女皇镇的玛格烈通道熟食中心,有一个摊位显得与众不同,里头一支机器手臂不停地在翻炒,做着潮州年菜:冬笋猪蹄炒米粉。
“虽然翻炒的时间很短,但猪脚的腌制时间需要三个多小时,而且必须手工进行,机器只是帮我完成最后的体力活。”
据记者观察,蓝海洋的厂房一侧有10多个配置各种设备的圆形鱼缸,一墙之隔是中央厨房。只见厨师把从鱼缸捞起的石斑鱼剔肉取骨,然后每次将20公斤的鱼骨放入一个有10多层的大烤箱。
洪集丰一边和《联合早报》记者侃侃而谈,一边从冰箱里取出制作他称之为“儿时味道”的冬笋、腌好的猪蹄、香菇和米粉。他将食材逐一放进已设定了“火候”的镬里,让机器手臂翻炒30至50下;不到五分钟,一道汤汁粘稠、略带焦香,拌着整颗大蒜的猪脚米粉就出炉了。
也做食材生意的蓝海洋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借助人工智能,将年节的食材生意扩大。
公司在养鱼的基础上,从德国引进具人工智能的大型烹饪机,从提供鱼柳等食材做起。由于盆菜在本地越来越受欢迎,公司今年开始做盆菜,主要就用鱼汤做汤底,加上其它引进的配菜。
AI烤箱烤鱼骨熬制盆菜汤底
翻炒靠机器 腌肉靠自己
董事经理黄益生受访时说:“我们注意到过年期间盆菜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石斑鱼鱼骨汤就是盆菜的天然食材,我们决定利用优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位新一代小贩说:“我的父亲是福建人,所以我卖的是福建面,而我的母亲是潮州人,现在要过年了,我想尝试用机器做出从小就爱的潮州味道,而且机器不会请假过年。”
“中餐食客往往偏爱个性化菜肴,如果用机器烹饪就会失去特色。譬如,那些需要高级生鲜食材、活海鲜制作的菜肴,由于食材大小不一,种类又多,程序划一的机器无法做出个性化的味道。”
有30多年经验的名厨林宝顺是梁志强蛇年贺岁片“AI拼才会赢”的美食导演。他告诉《联合早报》,人工智能对于餐饮行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巨大的潜力。“AI不但可以替代厨师担起大量的手臂和手腕活动,避免他们日后受关节炎等疾病困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创造出更多、质量可靠的佳肴。”
这家水产公司位于大士南6道的工业厂房内,它自2018年以来,根据不同鱼类的养殖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调整供氧量,养殖效率提高了五倍。冠病疫情期间,公司扩展业务到食材加工,同样借助人工智能。
这个档口的摊主是洪集丰(53岁),毕业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他去年10月开档卖福建面,为此特地从中国武汉进口了两台人工智能烹饪机,他的摊位就取名WOK A.I.。开档三个月来,每天卖200多份炒面,让他忙得不亦乐乎,农历新年临近,他更是忙到脚打后脑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