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AAP ISC执行主任纳达兰加(Krishnaswamy Natarajan)受询时指出,各国执法部门负责在各自国家的水域打击劫船。据他观察,在印尼水域内,只要当局在某处加强执法力度,那里的劫船事件就有所减少,却转移到其他水域。
亚洲反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组织信息共享中心(ReCAAP ISC),星期四(1月9日)公布最新年度数据。持械劫船指发生在内陆水域、群岛水域和领海的骑劫事件,海盗行为指发生在公海的这类事件。
这些事件中,有52起发生在东向航道,六起发生在预防区(precautionary area),四起发生在西向航道。劫船者最常在夜深人静时干案,多达84%的事件发生在深夜11时至清晨6时之间,尤其是凌晨2时至3时。最常遭殃的船型是散装货船(bulk carrier),比率高达76%。
去年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共发生62起劫船事件,比2023年少一起或2%。不过,亚洲发生两起最严重的持械劫船第一级事件,即有船员重伤或被掳,货物也被劫走,是2020年以来的第一次。
延伸阅读
苏禄—西里伯斯海域(Sulu-Celebes Seas)连续四年未发生绑架船员勒索赎金的事,上一次有这类事件的报告是在2020年。
报告指出,去年有更多涉及不法分子持刀或类似枪支的物件用于威胁船员的事件。最常遭偷窃的是发动机备件。
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发生的62起武装劫船事件中,86%未伤及船员;8%有船员遭绑起来;3%的肇事者对船员施暴。
ReCAAP ISC副主任李璇瑂提醒,劫船发生后,应迅速报告当局,各国也须加大逮捕和起诉的力度,才能有效遏制劫船及海盗行为。她说:“逮捕犯罪者,将向他们发出强烈的遏制信号。不然这类事件将继续发生,并让犯罪者愈发胆大,这可能加剧事件的严重程度,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去年发生两起第一级事件,均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中部岸外。在其中一起事件中,船员遭劫持。另一起事件中,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货物被抽走。前年则没有发生第一级事件。
他分析,由于印尼幅员辽阔、有大量渔业活动,加上执法部门众多,也可能是当局缺乏政治意愿,因此影响了执法效率。相比之下,在新加坡水域,警察海岸卫队和新加坡海军部队分工明确。
报告披露,去年在亚洲所有劫船案中,最严重的第一级,以及第二级、第三级事件的数量,均较前年有所增加;最轻微的第四级事件则大幅减少。去年有42起属于第四级事件,即匪徒登船时没有携带武器和伤人,比前年减少18起;匪徒携带利器但没伤人的第三级事件有36起,比前年增加六起;匪徒携带武器包括枪械、可能伤人的第二级事件有16起,较前年增加六起。
亚洲去年共发生105起武装劫船事件和两起海盗事件,比前年多六起。这些事件中,67起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其余40起则在抛锚时发生。当中11起事件是登船未遂。
亚洲去年两起一级劫船事件 都在印尼加里曼丹中部岸外
去年在亚洲的大部分劫船案中,都由四名至六名男子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