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源顺号,本地许多文史文章,均以牛车水广合源街取名自该街上被公认的广合源号“猪仔馆”为例,称源顺号也是一家猪仔馆(“猪仔”是19世纪被骗拐来南洋的华工的俗称,猪仔馆是囚禁他们的场所),但却未见有明确证据。

但在正式的官方街道名称里,却找不到源顺街,只有其英文街名直落亚逸街(音译自马来语,意思为水湾或海湾)。

据称,晚清时期蔡亚龙曾在祥芝建造了一艘名为“万顺”号的超大型多桅帆船,可运载约1600多公吨大米,主要往返于泉州与新加坡之间,后来触礁沉没于南沙群岛。

目前在福建石狮市博物馆里,还存有清末的“源顺”匾额,和一门重约500斤的古炮,据称是蔡亚龙家族航海船队使用,以防海盗侵扰。

但也有一些文史文章认为源顺号是一家“九八行”(如新加坡文史工作室:新加坡通俗华文街名) ,为从事出入口贸易商行的俗称,但也未见其依据。

据记录,新加坡开埠后有官方记录最早南来的中国船只来自福建晋江祥芝乡,而早年祥芝乡最著名的船东是“船王”蔡亚龙,拥有多艘远洋帆船,是百年前东海与南洋最大规模的船队之一,行业遍布日本、台湾、香港、西贡、新加坡等地,其商号正是“源顺”!

新加坡最早的华人印务馆及出版社古友轩,创设于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在新加坡约4000多条街道中,据统计近300多条另有华文俗称,这些街道俗称虽然在正式地图上都找不到,但都确实存在,见于许多民间文史记录,也是许多老一辈的生活记忆,是我们先辈突破不同的语文环境,以自己的智慧,独创及通用的口语文化遗产,值得保留和研究。

因此,当年设于这条街上的“源顺”号商行,因其背景规模,成为街上地标性的著名商行,人们遂把这条街道称为源顺街,成为早年民间家喻户晓的市区主要街道俗称,亦符合街道俗称的命名习俗。

自开埠至上世纪中期,近百年间,源顺街是华人社会闻名遐迩的重要商业、文化、信仰与族群社团集中地,庙宇、教堂、会馆、学校、报馆、出版社、印刷馆、民信局、会馆等都是这条老街上的重要文化地标。

古友轩创办人林光铨来自福建金门,于清咸丰末年(约1861年)南来。他自称在本地见到洋人精湛的印刷技术,遂拜师学艺,以石印技术印刷书刊。

最早来新的晋江祥芝乡帆船,而当时该乡“船王”蔡亚龙的源顺号,就是经营船运及贸易的大型商行,船队也有南下新加坡,开埠初在本地海港边的直落亚逸街设立营业分行及作为其船队基地,亦很合理。

据英文版1880年《新加坡与海峡指南》记录,古友轩当年馆址就在本地的源顺街。

在当年蔡家开发硫黄矿的基地台湾新竹,更发现当地也有一条“源顺街”!

当年蔡亚龙船队曾在越南西贡设有中转站,供船队修整或经商,开设有西贡金城金银坊总号,在越南河内、缅甸仰光、香港等地都有分号,还在越南辟有家族墓地“源顺山”。

地方父老也相传,新加坡天福宫建造时,大量木料便是由源顺商行捐献。

据《祥芝蔡氏家谱》记载,蔡亚龙独承父业并将“源顺”号发扬光大,年轻时便带领众兄弟开辟北至大连、旅顺、日本,南至东南亚地区的多条航线,成为清末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贸船队之一。

林光铨还在1890年创办了本地第二家华文日报《星报》,亦由古友轩出版于源顺街。

有源之水水顺畅,有根之木木常青,有本之人人自信。或许也是了解“源顺”的文化意义吧。

这些来自真实的生活记录,或许没有正式历史文字的明确高度,却往往有着感人的人文温度,综合起来,才能看见和感受到历史文化生动的全貌。

源顺街之俗称,即以公司为名,出自该街上的“源顺号”。

这些来自真实的生活记录,或许没有正式历史文字的明确高度,却往往有着感人的人文温度,综合起来,才能看见和感受到历史文化生动的全貌。

这是目前所见源顺街来历最具体的资料,应可补充一定的历史空白。

据当地史料记载,蔡亚龙是晚清生于晋江(今石狮市)祥芝村。其父经营海上贸易,并创办“源顺”商号。

在前辈报人彭松涛1978年主编《新加坡晋江会馆60周年纪念特刊》时所撰专访文章,却保留了一条宝贵资料。

由于本地街巷的官方命名均用英文或马来语译音,对早年华人移民难念又难记,往往便以街道上明显的建筑地标自行取名,更以这些俗称作为生活通用的日常用语。